第二十六節 觀念,變革(第2/2頁)

在黃紹棠看來,緊接著可能像江浙沿海這些地方都要動起來,然後次第由東向西,由外到內的次第轉進。

漢川是西部內陸大省,他估計真正要按部就班的動起來,起碼要等到十四大以後去了,這也就意味著還有半年時間大家會一直這樣坐觀其變按兵不動,這恰恰是黃紹棠難以接受的。

所以他主動向省裏兩位主要領導提出來,漢都市作為西部首屈一指的大城市,作為西部改革開放的窗口,應當主動先行,走在前面。

這個意見得到了省裏兩位主要領導的支持,所以黃紹棠也準備先在市委常委中把意見統一起來,然後認真學習南巡講話精神,結合漢都實際,進行一次進一步加大改革開放力度的動員宣講,讓漢都市的幹部從思想上主動求變,力求在這一次走在中西部地區的前列。

“黃書記,宣講活動要大張旗鼓搞好,但是我覺得我們可以通過一些行動來證明我們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不只是停留於口頭上和表面上,各區縣可以在一些實際的工作中來體現,比如國企改革,又比如對外招商引資,再比如作風轉變等等。”許晉九也插上話,“如果有這些鮮活事例作為佐證,宣傳上再跟進,可以進一步帶動我們全市各個領域的行動。”

黃紹棠滿意的點點頭,把目光投向坐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曹清泰,“清泰,你有什麽好的想法?”

“我覺得許部長的意見很好,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歸根結底還是體現在實際的工作中來。”曹清泰放下手中鋼筆,一邊思索,一邊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們漢川本來地處內陸,在接受新思想新觀念上就慢一步,從經濟發展角度上來說,馬太效應會越來越明顯,這一點從這幾年的幾座城市的發展狀況其實就可以略見一斑。”

“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華南的深圳,一個是華東的無錫,在87年以前,全國城市十五強中,根本見不到無錫和深圳的影子,但隨著沿海地區的改革開放力度日漸加大,從87年開始,這兩座城市就分別稱為華南和華東的發展典範。”

“五年前的深圳,GDP連我們漢都的一半都不到,但是去年,深圳已經和我們相差無幾,如無意外,今年超過我們毫無懸念,同樣,無錫今年發展的勢頭極為迅猛,去年還與我們有相當距離,但今年恐怕就會拉近不少,……”

“這說明什麽?”曹清泰沉靜的自問自答:“可能有人會說深圳是特區,不一樣,但是我要反問一句,特區特在哪裏?單單就是政策差異麽?我認為不完全是。”

“我對比過深圳和我們漢都,十年前的差距之大不用說了,恐怕連我們一個區都當不到,但只用了十年時間,深圳就超過了我們,深圳政策的確有優勢,但是我認為更多的還是因為政策帶來的改革開放思想理念的變化,以海納百川的胸襟表現出對人才的吸引,在精神上的敢闖敢幹,……”

“如果我們不盡快走出這一步,我們和沿海地區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所以許部長說的,拿出一些典型事例來作為示範,證明我們漢都在接受改革開放新觀念新思維上有著不輸於沿海地區的勇氣和決心,有著媲美沿海地區更開放的思維和理念,我們才能夠真正贏得這場競爭,……”

許晉九和霍連釗都用贊許的目光看著曹清泰的滔滔不絕,他們都知道黃紹棠很欣賞對方,而曹清泰也用他的表現證明了他值得這份欣賞。

在銀台出的那樁事情,在當時看起來曹清泰的觀點似乎略微有些激進,所以才會引來那麽一場風波,但是現在看來他的觀點正是現在中央高層所支持和認同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曹清泰的觀點所引發的風波正是改革開放理念和守舊思維的一種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