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醞釀,蓄力(第2/3頁)

只是連郭業山和孔令東他們都還沒有,沙正陽也不願意去出這個風頭,暫時還只能忍著。

雖然在電話裏曹清泰沒有多說,但是沙正陽也感覺到了一些什麽,這也讓他頗感頭疼。

一邊是仕途上有著莫大上升空間的機遇,一邊則是唾手可得的商業成功,哪怕東方紅酒業是一家集體企業,但是本身掌握了這樣具有龐大現金流的一家企業也就意味著巨大的機遇以及帶來的影響力,這一點毋庸置疑。

“怎麽了,正陽?”小會議室裏都算是東方紅酒業的高層了,寧月嬋、董國陽、焦虹、高柏山、胡文虎、毛國榮。

隨著楊科、何維、寧小鳳這些新人開始嶄露頭角,寧月嬋和毛國榮也開始有意識的把營銷上這一塊的工作交給他們挑擔子。

何維和寧小鳳就不說了,楊科是毛國榮在長沙發掘出來的新人,年齡也不過三十出頭,但很快就在長沙扛起了重擔,現在湘南市場主要就是毛國榮和他在負責,而毛國榮開始布局皖省時,楊科就獨當一面了。

焦虹這一段時間出去主要是和何維一道開辟蘇省市場,而寧小鳳則配合毛國榮經營皖省市場,寧月嬋這一段時間則在甘晉兩省來回跑,要穩住甘晉兩省已經開辟出來的市場。

可以說隨著一批新人開始出頭,比起之前捉襟見肘的局面已經要好得多,但伴隨著東方紅酒業的市場胃口越來越大,這種壓力永遠伴隨。

下一步沙正陽準備讓毛國榮帶著高柏山也要去昆明開辟滇省市場,也算讓高柏山磨練磨練。

作為東方紅酒業的管理層,每一個人都要知曉市場,懂營銷,過不了這個關,那麽他就不合格,尤其是在日後可能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競爭時,你就難以獨當一面扛下來。

焦虹的表現的確讓人有驚艷的感覺。

在南京和合肥,焦虹表現出了不輸於寧月嬋的吃苦耐勞精神,雖然在市場的熟悉程度和敏感性以及判斷能力上不及寧月嬋,但是在處理應對營銷上遇到的一些棘手難題,卻更勝寧月嬋一籌。

可以說焦虹先後在南京和合肥這兩場市場披荊斬棘的惡戰中都表現得格外優異。

蘇省是經濟大省,市場經濟發達,消費能力強,但省內有洋河這個巨頭,而且像濃香型酒類五糧液、劍南春和瀘州老窖也都從未放過這一市場,所以東方紅來虎口奪食,雖然說在市場層級定位上還有差異,但仍然相當艱難。

皖省的情況也差不多,雖然皖省只有一家國家級名酒古井貢,但是卻是地方名酒長盛不衰,東方紅酒業一進入就遭遇了圍攻,但是憑借著獨特的口感和獨出心裁的營銷方式,東方紅還是頑強的在這個市場上站住了腳,也引來皖省市場一片狼來了的呼聲。

可以說蘇皖兩省的市場爭奪是東方紅從湘南開始打市場最艱難的兩戰,東方紅酒業也是傾盡全力,所有人都全力以赴。

沙正陽也是硬生生在南京和合肥呆夠了一個月時間,不但登台獻唱,而且也狠砸廣告費。

光是在南京、無錫、蘇州和合肥等地的宣傳廣告費用就砸進去超過六百萬,這比在湘南是幾乎翻了幾倍,從電視、報紙到海報廣告,再到各種層出不窮的品酒節目、推介會、有獎銷售,在每一座城市都是引起了轟動,畢竟沒有見識過這些手法的消費者還真的就吃這一套。

可以說這也是沙正陽把自己所知曉的市場營銷手段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一次,硬生生在蘇皖市場砸開一條血路,一舉破局。

完成了蘇皖兩省的布局,沙正陽認為東方紅酒業的市場格局架構已經基本穩固下來了,哪怕滇省市場效果不佳,也不會影響到大局了,而且沙正陽也不認為滇省市場會拿不下。

也就是說,現在的東方紅已經有了自己的基本盤,不會輕易在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哪怕在某個局部市場會遭遇一些困難,但是可以在其他區域市場進行彌補,整個企業可以算得上是進入了一個良性發展階段,企業也有足夠的資金來進行新品的市場研發和布局了。

可以說,從現在開始,東方紅酒業經歷了接近一年的拼搏,才算是進入了一個正常發展的階段。

湘、甘、皖、蘇市場確立,晉省市場還需要鞏固,六月滇省市場,以及下半年的東北市場開發,在市場開發上逐漸形成一個階梯漸進式的發展模式。

與此同時,新產品的研發也進入了一個關鍵階段。

不計原有的紅旗大曲,除了精品東方紅和東方紅陳釀外,東方紅國窖1949的研發也進入了攻堅階段。

可以說未來半年中,也就是到年底,東方紅國窖1949就要推出,這是以五糧液52度和茅台為目標的標杆產品,一旦推出,就會確立東方紅酒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