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大題(第2/2頁)

第二個方案則是東方紅酒業和縣政府協商,以去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作為法律依據,根據現有職工年齡結構情況,確定國家、企業和個人三方籌資完成企業職工社保體系。

第三個方案更宏大,是建立在一二方案之上,將東方紅酒業的改制也加入進來,一並完成,實現企業職工持股與國有股、集體股共存的混合制企業模式。

這一步跨得有點兒大,但是沙正陽覺得這種改制時越早越好,到了後面企業規模越大,要想搞這種改制,難度和政治風險就大多了,領導也都不願意來承擔這個責任了。

這一寫沙正陽就寫到了晚上十二點過,這才有了一個大概的初稿,經過幾番潤色後,大概架構就出來了。

事實上相關的一些思考要難寫得多。

幾個晚上,沙正陽都是開一個頭就扔掉,或者寫了一段便又重新再來,修改的內容比起最早的初稿幾乎完全不一樣了。

這份思考的內容主要是要結合南巡帶來的新風對當下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想法和建議,既包括國企改革中的一些建議和意見,也包括內陸地區以改進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為契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還有結合依法治國、誠信立市打造漢都良好發展環境的一些設想和建議。

對縣酒廠的兼並方案沙正陽心中早就有譜,無外乎也就是在一些具體細節上的完善和修補,然後由上邊來選擇哪一個方案更適合罷了。

這項工作沙正陽幾乎考慮都沒有考慮就交給了焦虹來負責,而且如果下一步東方紅酒業要實施對縣酒廠的兼並,沙正陽也準備以自己牽頭但以焦虹為主來具體執行。

寧月嬋他們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東方紅酒業的正常運轉上來,確保下半年的戰略目標實現。

當沙正陽把自己花了一個星期撰寫並修改出來的東西交到曹清泰手中時,立即就吸引了曹清泰的巨大興趣。

方案在其次,但是沙正陽提出的結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來解決國企職工的後顧之憂問題,一下子就擊中了要害。

現在國企效益不好,面臨著改制轉軌甚至破產的壓力很大,如何來解決這些職工在失去了工作機會和就業能力之後的生計問題,尤其是從制度體系上來保證他們的基本生存條件,一直困擾著各級黨委政府,曹清泰於年底出任市委政研室主任之後就更關注這個問題。

政策已經有了,但是關鍵在於具體的實施執行以及可能遇到的種種問題,需要一個試點來摸索嘗試。

現在沙正陽提出的這個方案正好切中了這一點,如果以東方紅酒業來兼並銀台縣酒廠作為試點,來摸索這一政策,無疑是一個好機會。

東方紅酒業要兼並銀台縣酒廠涉及的還不僅僅是一個職工養老保險的問題,涉及到國有企業的權屬變更本身,涉及到國企職工身份的改變,涉及到在社會主義制度下,集體經濟與國營經濟如何合作共贏,涉及到鄉鎮企業職工和國營企業職工的權益如何實現公平合理的對待問題,相當復雜,但卻是一個難得的解剖麻雀機會。

沙正陽的這份材料中提出了三個方案,但很顯然第三個方案才是沙正陽的真實想法,不過這一步看起來很多方面都沒有明確的法律做支撐,或者說就純粹是嘗試,而且嘗試的力度很大,連曹清泰都拿不準允不允許進行這樣的嘗試。

沙正陽在曹清泰辦公室呆了足足一個小時,曹清泰反復看了好幾遍,仍然是一言不發,甚至還沒有來得及的看自己的那份關於當前經濟發展形勢下的一些思考。

沙正陽估摸著看了自己那一篇東西,曹清泰怕是要連覺都睡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