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節 共同富裕(第2/2頁)

而現在如果能夠搶先把品牌做起來,那麽就完全不一樣了,可以依靠前期塑造起來的品牌美譽度和積累的資本,足以在國內市場縱橫馳騁了。

“三位書記,我心裏有一個大概的勾畫,我來天堂崖也有幾次了,每一次看到這裏人跡罕至,植被保持得如此之好,水源從未得如此純潔幹凈,我就覺得這是上蒼賜給我們南渡鎮幾個村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把它用好。”

沙正陽的鼓動言語只有簡單幾句,他知道這幾位都只想聽後邊的話。

“這一帶包括三聯村的十二社、十三社、十四社和東方村十三社、十四社所在的區域,雖然沒有什麽人居住,但是還是有那麽幾戶人,我的想法是讓他們搬遷到山下,這一區域徹底封閉起來,一直延伸到天頂山的西麓,作為我們日後礦泉水基地的水源保護地,而廠址可以設在紅旗村的九社,那裏距離省道不算太遠,可能我們還得要打一條水泥路志同道那邊,否則根本無法開發,……”

“另外,礦泉水廠主要的投資除了這條水泥路外,還有就是吹塑和灌裝、封裝,工藝都不復雜,但要求廠區密閉消毒,防止汙染,……”沙正陽頓了一頓,“這些生產上的流程都不難,關鍵在於市場,如何讓市場接受這個新生事物。”

“正陽,你不是說現在南粵那邊已經開始有喝這個的了麽?”潘忠貴是最熱衷於這個項目的了,一心想要讓這個項目盡快成行,“只怕很快就會流行過來吧?這年頭大家都是跟著南邊兒的趕時髦。”

紅旗村和東方村在東方紅酒業都有股子,可三聯村沒有,別說東方村現在根本不允許別人入股,就算是同意三聯村入股,他也沒錢。

而這個礦泉水項目主要水源地都在三聯村,沙正陽的心思潘忠貴也很明白,想要支持三聯村的發展,讓三聯村就以水源地作為出資,而紅旗村出資,東方村也以部分資金和水源地來入股,這樣一來就是皆大歡喜。

潘忠貴的話也沒錯。

現在南粵經濟強勢崛起,連帶著連粵語腔調都在內陸地區很流行起來,似乎來自南粵會說兩句粵語的都是來自香港和南粵的大老板。

而懸掛著南粵牌照的走私車也開始大規模湧入漢川,甚至銀台也隨處可見,藍鳥、思域、佳美乃至皇冠、淩志、寶馬、奔馳等車型都躍入了人們的眼簾,讓習慣了老上海、伏爾加、拉達、波羅乃茲以及桑塔納、夏利這一類轎車的內陸地區老百姓也大開眼界。

“嗯,潘書記說得沒錯,礦泉水很快就會流行起來,但是正因為會很快流行起來,所以大家也都會很快一窩蜂都去搞這個,所以我們必須要搶在這之前就要把市場和品牌口碑做起來。”沙正陽耐心解釋道:“所以這個難度也不小,說穿了,也就是要打市場,做渠道,塑品牌,和之前東方紅一樣。”

幾個人都吸了一口涼氣。

高長松和楊文元不用說了,這麽久了,也大略知道東方紅酒業在開拓外省市場上花的工夫,那就是拿錢去砸。

從廣告營銷到渠道鋪設,從品牌宣傳到企業文化,都要一點一點做起來,潘忠貴雖然不清楚,但是他也知道原來紅旗酒廠啥樣,人還是那幫人,酒還是一樣的酒,怎麽就能突然煥發生機?這裏邊的營銷他不懂,但不代表他不知道要投錢。

“正陽,你的意思是也得要像東方紅酒業那樣砸錢去打市場?”高長松有些擔心了,如果要想那樣搞,兩個村裏這點兒分紅根本就不敷使用,還別說需要修路和建廠房買設備了。

“高書記,宣傳廣告營銷肯定免不了,投入也不會小,但是有一點,現在東方紅已經在幾個省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銷售渠道,實際上在銷售渠道上酒水相通,這一點算是我們的優勢,關鍵在於要把品牌樹立起來,才能讓外省的消費者接受我們這裏的礦泉水產品。”

沙正陽耐心解釋道:“我考慮到第一資金投入問題,第二渠道問題,所以我覺得可以考慮讓東方紅酒業和三個村加上鎮上一並來投資搞這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