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民情(第2/2頁)

“嗯,讀書時候養成的習慣,正常狀態下,早上我都希望能鍛煉半小時。”沙正陽笑著應道:“能不能跟附驥尾,跟著常哥和姚姐跑一圈兒?”

“別這麽文縐縐的說話,走吧,我們都是直接繞著蒼河公園跑一圈,差不多也就半小時了,然後再來十多分鐘,也就差不多了。”常磊點點頭,“你是哪個大學畢業的?”

“漢川大學。”沙正陽笑著道:“姚姐和常哥是同學?”

“嗯,我和他都是西政畢業的,我學的法律。”姚莉很大方的回答道。

三個人開始沿著小區出門小跑。

蒼河公園在人民中路濱河路之間的夾角區域,呈一個不規則的長條形,不收門票,也是市民們鍛煉養生的好去處,無論是早晚還是白天人都不少。

“姚姐在哪裏工作?”沙正陽覺得姚莉身上一樣有著政法人員的特殊氣息,問道。

“市檢察院。”姚莉也在觀察著對方。

市委書記的秘書,也是個不同凡響之人。

她在市檢察院裏也沒少聽到省委對宛州市委班子不太滿意,今年以來班子陸續開始進行調整,市長、市委副書記在年初就調整了,市委書記卻是拖到了現在。

前任市委書記顧紅普反應很平庸,純粹的老好先生,有沒啥動作舉措,可以說宛州這三四年基本上就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退步著,慢慢開始從全省中上遊向中遊,甚至中下遊滑落。

可以預見,如果省委如果不進行調整,只怕宛州真的就要落到中下遊甚至下遊的境地去了。

新來市委書記市漢都過來的,漢都經濟發展要比宛州強得多,收入也要比宛州高得多。

大家都還是希望市高官最好是來自經濟更好的地區,這樣一來搞經濟工作有經驗套路,二來也許看慣了“高收入”地區的收入,覺得宛州市的幹部們收入太低了,要改善一下呢?

姚莉的回答在沙正陽預料之中,姚莉的潑辣脾氣不像是法院和司法局的,而看她的口氣也不像是在公安局,檢察院就最靠譜。

蒼河公園沿著蒼河河畔,早上晨練的人不少,沙正陽跟著常磊姚莉兩口子跑了一圈,出了一身汗,然後又在公園裏一處小廣場,活動了一圈,壓壓腿,彎彎腰,抖抖胳膊,也就差不多了。

三個人一路跑回來,又是一身汗。

“常哥,這裏沒澡堂?”對沙正陽來說,這是最大的不方便,沒單獨衛生間,連廁所都得要在公用廁所裏,洗澡咋辦?

“有,出小區,有公用澡堂,嗯,如果你不想去外邊的澡堂,隔壁絲綢廠也有,兩毛錢一張票,通宵營業,再有就是市裏邊宿舍的澡堂,遠了點兒,要從人民中路繞過去,人民北路上去了,條件都差不多,那洗澡不要錢。”

常磊瞅了一眼沙正陽,揶揄道:“是不是感受到宛州的落後?感受到咱們宛州幹部的艱辛?”

“的確和漢都比有一些差距,這是經濟基礎決定的,我知道宛州各單位部門有些也修得有自己的住宿樓,你們市公安局應該早就修了吧?”沙正陽歪著頭問道。

“是修得有啊,可我們市公安局機關在職幹警,不算交警那幫人,那都得有三百多號,總共就修了四棟樓,144套,你說怎麽夠?我還算運氣好,趕上了那一波,加上結了婚有了孩子,老同志分了新房子,騰出來這麽一套,我後邊新來的不少,結了婚幾年了還在擠單身宿舍,說句難聽一點兒的話,夫妻倆辦點兒事,都得要同寢室裏其他兄弟出差時候才合適,要不就得要兄弟們回避。”

常磊的話讓沙正陽默然無語。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困難,不是換一個市委書記就能大筆一揮解決的,你市公安局困難,其他部門就不難了?

現在是住房靠分配,沒有商品房這一說,機關幹部都只能等著這個,外邊也有商品房,可你買得起麽?排隊吧,也不知道熬到猴年馬月。

這都要靠經濟的發展,財政狀況的改善才能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