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節 以案觀人(第2/2頁)

“什麽情況?”一聽要去京裏上訪,沙正陽就敏感起來,尤其是人家還控告市公安局瀆職不作為,照理說這個年代上訪的一般都是到信訪辦,鮮有到檢察院去控告的,這說明上訪者還是有些法律常識的。

“一樁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或者說殺人案,因為一直沒有抓到罪犯,所以現在還無法定性。”見沙正陽很敏感,姚莉本來不想多說的,也就介紹起來,“88年的案子,死者是我們市農業局一位退休副局長的獨生兒子,她一直認為市公安局因為行兇者是市財政局局長的兒子而包庇。”

“哦?”沙正陽目光有些冷峻下來,前世中他就對這種徇私枉法的案件一直深惡痛絕,現在驟然聽聞這類事情,眉毛頓時就豎了起來,“真的?”

“真假不好說,但上訪者一直如此聲稱,說為什麽罪犯跑了五年,你們市公安局一直不曾將其抓獲歸案?”姚莉淡淡的道。

沙正陽的目光落在了常磊和蘇子晗臉上。

常磊搖搖頭,“這個案子不是我辦的,但是據我所知我們大隊為抓獲吳定義跑內蒙、跑深圳、跑哈爾濱甚至拉薩,都去過,但都沒有抓到人,而且受害人一家人經常反映線索,要求局裏去抓人,但實際上他們反映的許多線索都比較零碎,價值不大,很難從中獲得真實有價值的東西,當然,你要說是不是真的就都沒有價值,也未必,只是局裏經費緊張,大隊這邊有時候也就……”

說到這裏,常磊也嘆了一口氣,沒再說下去。

蘇子晗也接上話:“至於說莉姐所說的那個包庇,應該是事出有因查無實據,你不能因為罪犯的舅舅是我們市公安局副局長就說包庇,而且譚局長也不管我們刑偵,我們刑警大隊也不會聽哪位領導發句話就幹啥或者不幹啥,當然,這一兩年這個案子的確沒有人專門盯著了,有些線索的確沒怎麽專門去核查,而是發函去請外地公安機關協查,力度不夠,受害人家屬不服,有一些看法也有道理,如果咱們市公安局要徹底解除這份嫌疑,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人抓到,交給檢察院。”

常磊和蘇子晗說得都很公允客觀,這讓沙正陽心中也是一松。

作為偵查辦案人員,最忌諱的就是自動帶入感情色彩,這對辦案反而很不利,客觀公正的分析判斷問題,找出其中存在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沙正陽笑了笑,隨口道:“那如果死受害者是市委市政府某位領導的子女,你們覺得這個案子會怎麽樣呢?”

常磊和蘇子晗以及姚莉都是面面相覷,最後還是常磊道:“那肯定不一樣,就算是真的沒抓到,但肯定稍微有價值的線索,都肯定要派人親自奔赴去核實,畢竟這是一個命案,人命關天。”

“所以說來說去,這還是一個有沒有盡職盡責的問題,當然我也承認在經費上的困難肯定會影響到市公安局的辦案力度,畢竟只有那麽經費,在這個案子上花多了,也就意味著在其他一樣需要出差花費的案子上只能擱下,這方面黨委政府肯定有責任。”沙正陽吐出一口濁氣。

“受害人母親我也接待過,就是前幾天,她提出來的一些分析和判斷也並非毫無道理,有人說她已經偏執了,作為一個市農業局退休副局長,我覺得她還是保持著清醒的思維,正如她自己所說的,她不能倒下,否則這個案子也許就會無限期的拖下去,最後變成無人問津,她說如果哪天他真的倒下了,也一定要讓自己倒下得有價值。”

蘇子晗喝了一口酒,細細的抿著,眉宇中多了幾分沉郁,“關鍵在於局裏是否願意不惜一切代價來偵破這個案子抓獲罪犯,而我擔心拖到最後會讓對方絕望,作為一名人民警察,這是最讓人無法釋懷的。”

沙正陽端起酒杯,狠狠的喝了一口,蘇子晗的話給他很大的觸動,同時蘇子晗表現出來的理性冷靜中不乏公義之心也一樣讓他很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