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節 三線,急迫(第2/2頁)

蚊香氣息縈繞在室內,沙正陽看著桌案上的材料,思考著。

高柏山會很快帶人過來考察礦泉水項目,沙正陽給了他兩個選擇地點,一個是東峽,一個是北溪。

東峽地理位置偏西,伏龍山區山泉資源很豐富;北溪則位於宛州東北,緊鄰豫省,那裏地勢略低,乃是能宛州東入江淮的要道,大量植被茂密的淺丘分布在那一帶,加上降雨密集,水資源極其豐富。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如果這個礦泉水基地建在北溪肯定能更好的輻射鄂豫兩省,畢竟東峽太靠西面了,但是那裏水質條件不及東峽好,而且東峽各方面的投資環境也要強於北溪,特別是在交通條件上不太好。

這就要看高柏山自己去掂量了,沙正陽不持態度。

另外就是宛州電器廠的問題。

現在宛州市委市政府仍然顯得很遲鈍,幾大國企面臨的困境並沒有多少緊迫感,當然這也和這些企業尚未徹底走入絕境有很大關系。

可是當真正走入絕境時,你這些企業還要指望人家來和你合資,或者來兼並,你還能拿到好的條件,或者賣出一個好價錢麽?

這個情況宛州市委市政府可能出了林春鳴之外,其他人都還得顯得漫不經心。

這正是林春鳴最為惱火的一點,當一幫同僚都是豬隊友,就算你是神,你也改變不了結果,要想改變,就首先要從一幫豬隊友開始。

要讓這些人改變,首先就要從他們的心態和思維理念開始,這不是一個小群體,也不是靠開幾次會,發幾次文件就能解決問題的,得讓他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讓他們是實實在在感受到外面世界的巨大改變,感受到那份改變可能帶來的巨大壓力,這樣才能倒逼他們迫使他們反省深思。

當然,沙正陽沒有指望能通過以兩輪外出學習考察,感受變革氣息就能讓所有人都為之精神振奮,充滿了改革開放精神,但只要出去學習考察的人中十個裏邊有那麽一兩個受到觸動,或者這些人內心深處感受到那麽一絲壓力,沙正陽都覺得值了。

宛州畢竟是一個千萬人口的大市,有那麽一兩個區縣能因此而改變,那都不得了。

一兩個區縣的改變勢必會對周邊的區縣帶來刺激和影響,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的變化和影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最終能促成量變到質變。

半個小時後,沙正陽放下筆,站起身來,舒展了一下身體,在屋裏走了兩圈。

電話響起,林春鳴來的。

“你還真穩得起啊,我不給你打電話,你也不給我打一個?”林春鳴笑著問道。

沙正陽笑了笑,“不敢打擾你,另外也在寫一個東西。”

“哦,寫什麽?”林春鳴知道沙正陽在自己面前提到寫東西,肯定是有所指。

“就是一個建議,建議組織黨政代表團赴長三角和珠三角學習的一些想法。”沙正陽把寫好的東西遞給林春鳴。

“這次回去,我找曹書記要了點兒東西,就是當初漢都赴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學習的一些資料,我覺得我們宛州這邊也應當效仿,當然,可以在擇重上有所不同,漢都主要是考察人家的思想理念轉變以及招商引資,我覺得我們除了在思想理念和作風轉變外,還需要考察招商引資環境上的營造培育,這一點上我們宛州做得特別不夠。”

特別不夠的另外一個意思就是特別差,林春鳴當然聽得出來,他的臉色也不太好看。

從沙正陽嘴裏說出特別不夠,肯定是沙正陽也仔細了解過宛州的招商引資環境了。

事實上林春鳴也清楚,連宛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都是那個鬼樣子,你還能指望其他區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會有多麽樂觀的情形?

可宛州要發展,除了要推進國企改革,還得要搞招商引資,甚至後者比前者更重要,因為宛州本身的工業經濟體量就不大,更需要外來的產業項目落戶,而這就要靠招商引資,越想到這一切,林春鳴就越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