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節 不三不四的人

“唔,貝老師,你對這些軍工企業如果搬遷到市裏的發展前景怎麽看?”

三線軍工企業搬遷到宛州市區這一大方針已經確定下來了,這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所以沙正陽也就直接問了。

雖然還沒有向社會宣布,但是宛州市委常委會和市政府常務會議都已經研究過此事,並成立了搬遷工作領導小組。

由市委i書記林春鳴為領導組長,市長馮士章、市委副書記鐘廣標、副市長呂彬奇為副組長,七廠二所的主要負責人以及市裏職能部門的負責人為成員,鐘廣標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呂彬奇為副主任。

沙正陽也掛了一個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的頭銜,把他放在了呂彬奇之後,不過無論是鐘廣標還是呂彬奇很顯然都不會來做具體工作,還得由他來牽頭。

可如此龐雜的一項工作,就是牽頭都得把他累死,除非他把市委辦和市委政研室這邊的工作全部丟手。

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系統工程,前前後後恐怕需要五到十年才能徹底完成搬遷。

沙正陽自己也粗略的估測了一下,從現在開始,爭取三年內完成主體搬遷,也就是企業的主廠房和職工宿舍完成搬遷和建設,力爭三到四年內在宛州實現新的開工生產,而後續的各種問題爭取在四到六年內陸續解決處理好。

當然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下的設想,事實上這樣大規模的搬遷會牽扯到各方利益,同時涉及到的工作問題矛盾非常多,很多都要在搬遷中才慢慢暴露出來,八年內能把大部分為解決好都算是不錯了。

所以沙正陽急需人手來搭手幫忙,貝一河無疑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當然貝一河一個人都還不夠,但可以讓貝一河來牽頭聯系,直接對自己負責,而自己直接對鐘廣標負責。

“沙主任,你是說這些企業搬遷到市裏之後的如何生存麽?”貝一河敏銳的覺察到了沙正陽話語的含義,“你不看好這些軍工企業軍轉民的前景?”

“也不是不看好,中央肯定會給一些政策扶持,包括訂貨,但是企業走市場化道路這是大趨勢,未來國防軍工產品對科技含量的要求會越來越高,不會因為你是原來一個體系出來的就太偏向於你,而且我也認為單單抱國防軍工產品的大腿難以維系長久。”

沙正陽毫不隱晦自己的觀點。

“中央讓你軍轉民其實也就看到了這個問題,你就得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民用市場上,從機制到產品導向甚至營銷,都得要徹底市場化,在市場經濟中去贏得生存,才是長久之道。”

貝一河略微有些吃驚,顯然對沙正陽有些“偏激”的觀點還有點兒不能接受,對方話裏話外流露出的意思都有些不太樂觀的味道。

“可是軍轉民也需要也給過程,畢竟這些企業那家都是上千職工,多則五六千,最少也有一千多職工,隨便哪家企業要想馬上轉變機制,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貝一河皺著眉頭道。

“所以這個任務更緊迫,就是要借著搬遷這個契機同時對企業機制進行轉換,否則錯失這個機會,以後再要來轉型,難度會更大,付出代價也會更大。”沙正陽道:“他們搬遷過來,市裏會把他們辦的社會那一塊全部接過來,減輕他們的負擔,讓他們輕裝上陣,市裏在這一塊上也會承受不小的負擔和壓力,他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

“這的確是一個契機,但是關鍵還是在企業自身,其能不能迅速融入到市場經濟中去,是決定企業能否順利轉型和生存的關鍵。”貝一河點頭,“而關鍵的關鍵,還是企業領導班子核心是否具有市場化理念和前瞻的思維,這一點很重要。”

沙正陽很贊同貝一河的觀點,還是班子核心的問題,但這不是他能解決的,他頂多也就能建議。

“嗯,說遠了,貝老師,不瞞你說,我……”沙正陽剛開口,就被門外的一個聲音打斷:“貝一河,你在不在?”

是一個女聲,帶有點兒吳儂軟音的普通話,很好聽,估計在三十來歲。

語氣不太客氣,但也說不上多麽難聽。

沙正陽訝然,看了一眼有些尷尬而又苦澀表情的貝一河,對方站起身來:“不好意思,是我前妻費璐。”

“哦?”沙正陽也起身,看了看表。

還不算太晚,九點半而已,因為顧湄長途跋涉,沙正陽怕對方太過疲倦,早早就把她送回了賓館,讓她早點兒休息。

“沒事兒,她可能來找我有點兒事情。”好不容易得到這樣一個機會,貝一河當然不願意就此放棄。

費璐來找他幹什麽他也很清楚,無外乎就是要孩子的生活費,前幾個月因為母親生病住院,自己手裏邊有些緊張,還專門和她說了一聲,孩子的生活費緩一緩,她也答應了,沒想到這才兩個月過去,就找上門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