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節 南行(1)(第2/2頁)

在礦泉水廠選址,審批、建設等一系列過程中,都是親自過問,親自督促,所以進度很快,而且在出現一些細節問題時,也是當場拍板,迅速解決。

當然像剛才沙正陽所說的那類事兒,在哪裏都一樣,甚至更多,東峽那邊也一樣免不了。

見杜大偉有些悻悻,沙正陽也有些頭疼,和這類地頭蛇打交道,是最為麻煩的,前世中沙正陽也沒少當這種地頭蛇,但他自認為自己的態度和觀念要比宛州這邊的地頭蛇要端正寬廣得多。

“大偉縣長,我聽說自然堂正在運作他們的茶飲料項目,他們現在正在漢都新湖新建一個茶飲料廠,沒準兒也有意在宛州還要建一家,咱們北溪緊鄰桐山,而桐山又是咱們重要的茶葉產區,也許本來人家有意選址在你北溪的,結果被你們縣政府這麽一折騰,人家興許就選到你們南面的柏山去了。”

沙正陽不得不丟出一顆誘餌。

這倒也不完全是虛言,一旦新湖項目建成投產見效,那麽新的廠子肯定要啟動,但選址那裏就不好說了。

宛州的桐山山脈和柏山山脈遙遙相對,北溪和柏山兩縣是茶葉主產區,也的確有可能進入視野成為選址所在。

“當真?!”杜大偉圓臉上陡然一震,差點兒從座位上蹦起來,連帶著手上的怪味胡豆都被丟到了一邊兒,“茶飲料?呃,那是需要鮮茶作為原料麽?”

“茶飲料的工藝還是比較復雜的,具體一下子也說不清楚,大概就是要把茶葉進行高溫殺青之後進行粉碎,然後通過一些工藝流程加入飲品中,對茶葉肯定有需要,這種飲品價格也不便宜,也要比礦泉水貴不少。”

沙正陽其實還是挺喜歡像杜大偉這種聽到項目投資就來了精神的幹部,起碼人家是把這些工作放在心上的。

不像有的幹部對此不冷不熱,一副有求於他的模樣,這才是對地方經濟發展妨礙最大的因素。

至於說像杜大偉這些幹部有這樣那樣的毛病,那也是時代和環境造就的,沙正陽相信隨著他們這一次南行考察學習,讓他們看一看南粵這邊的黨委政府是如何招商引資,是如何來服務企業留住企業的,沙正陽相信肯定會大有改觀。

“那對茶葉的需要量大麽?”杜大偉更關心這一點。

企業建起來,如果是以茶葉為原料的,那就太好了。

北溪東部和桐山東部南部都是桐山——柏山山脈山區重要茶產區,產量不小,但是論名氣卻遠不及東面豫省的鄰居,所以茶葉賣不起價格。

每年來來收茶的外地茶商都是百般壓價,一個不耐煩就走人,使得這邊的山區茶農吃足了苦頭,而一些茶場茶廠制作出來的茶葉也是價格低廉,只能在本地銷售。

如果真的有一家需要大量茶葉的茶飲料企業,那麽對於本地的茶葉種植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萬不得已茶農和茶場茶廠也可以將茶葉賣給茶飲料廠,最起碼也可以保證不至於賣不出去,同時也對外來茶商也是一個競爭制約。

“這恐怕要看茶飲料的生產規模了,如果銷售勢頭好,那肯定需求量就會很大,而且我估計這種茶飲料對茶葉的品質要求不是特別高,也就是說中低端茶葉,只要確保生態無農藥殘留,基本上都能接受。”沙正陽笑著道。

杜大偉當然明白沙正陽的言外之意,最優等的好茶,茶農和茶場茶廠仍然可以對外銷售,而品質一般的茶葉就可以銷售給茶飲料企業作為原料,這恰恰是茶農和茶場茶廠最歡迎的模式。

“沙主任,如果您說的這事兒能落實,那我剛才說的就當沒說,說實話,我本來是想請您和高總說說,主要是礦泉水廠到牟潭鎮那一段路路況不好,大概也就幾百米,看看能不能廠裏出資把道路整修,臨近的村鎮也沾點兒光,盡然如此,那這事兒我回去之後和劉書記商量,還是縣裏來想辦法,……”

杜大偉的實話也讓沙正陽有些感觸。

農業縣就是這樣拮據,幾百米路段,哪怕完全硬化打成水泥地坪,又不要求必須要按照一級後者二級路面來,估計也就是幾十萬,但對於北溪縣來說都不是一個小數目,也難怪這位杜縣長這麽作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