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節 輕描淡寫,重任加身(第2/2頁)

“林書記,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本身也需要一個過程,就算是低端產品和半成品,人家南粵那邊也未必願意轉移過來,畢竟距離這麽遠,交通瓶頸限制,還得要評估咱們這邊的勞動力成本和水電和用地成本能不能抵消得了這個運輸成本。”

林春鳴默默的點了點頭,這是客觀現實,你不承認也不行。

“那正陽,北溪你是怎麽考慮的?”明永昌更關心北溪,他擔任過北溪縣委i書記,對北溪的發展一直很關注。

“北溪的條件還要遜於香城,但北溪南部山區部分鄉鎮有較好的石材資源,我們在考察佛山的石材建陶產業時,覺得或許北溪可以吸引這些建陶家裝材料企業來北溪考察投資,如果可以的話爭取吸引幾個項目,從石材產業這一塊開始著手。”

沙正陽的回答讓明永昌略微有些失望。

石材加工在北溪早就有了,但是一來限於交通運輸條件,尤其是山區鄉鎮的交通條件更為困難,很多有石材資源的鄉鎮卻難以開發運出來,二來,石材加工都屬於較為低端的產業,產品一般都就近銷售,企業規模都不大,利稅也不高。

“明秘書長,你可別小看這石材產業,咱們這邊的石材產業都屬於最低端的加工,而且浪費很大,很多石材基本上就是按照普通石料價格賣出,但是如果說進入深加工程序進行精加工,尤其是在高档裝修這一塊的石材經過精加工後,那價格翻上十倍百倍都很正常。”

沙正陽的話稍稍讓明永昌提起了一些精神,“正陽,總而言之,人家縣裏對你寄予厚望,你這趟出去也爭取給人家兩個縣弄點實實在在的幹貨回來,如果能夠開好這樣一個好頭,我想也能極大的鼓舞咱們其他區縣赴南粵招商引資。”

“盡力而為。”沙正陽知道林春鳴是最關心這事兒的,“當然,也不能說完全局限於這兩項產業,我個人的看法,咱們宛州山清水秀,自然環境極佳,尤其是像我們許多山區未經汙染,所產農產品屬於綠色生態產品,如果可以在農產品加工業上做文章,也是一個非常值得考慮的方向。”

林春鳴對沙正陽的頭腦思路一直很有信心,沙正陽這麽一說,他立即問道:“正陽,又有什麽好路子?”

“還沒想成熟,只是一些散亂的想法,總覺得咱們宛州既然是天造地設的寶地,這麽適合發展農業生產,沒理由不在農產品加工或者食品產業上做文章才對啊。”

沙正陽這也是實話。

宛州地大物博,尤其是十個縣份,除了東峽和真陽略微有些工業外,其他縣份在工業上處於那種零敲碎打相當落後的階段,而要發展工業產業,最好的路徑就是依托本地資源因地制宜的發展,農產品加工和食品工業就是最便捷的路徑了。

“正陽,這次去南粵,除了協助北溪和香城招商引資外,你也要從市委政研室的角度來考慮一下我們未來宛州工業產業的發展方向和路徑,咱們宛州千萬人口,十縣二區,不能說搞些木材石材加工,或者賣點兒食品礦泉水就行了吧?總還是要尋找到一個能夠大規模的帶動就業的工業產業才行啊。”

林春鳴這番話就有點兒分量了,沙正陽也不敢怠慢,連連點頭。

“市裏的電器電子產業看似有些根基,雖然效益卻讓人失望,可總算是有些基礎吧,能不能在這個基礎上好生經營發展,同時招商引資打造屬於我們宛州的主導產業呢?這一點,我希望你好好考慮一下。”

林春鳴的眼光還是有些犀利的。

在篩選了一番之後,他也意識到光靠一些附加值低的輕工業是難以拉動宛州這樣一個龐大的千萬人口大市的勞動力就業和居民增收的,必須要有一個相當規模的產業板塊來帶動才能實現。

而就目前來說,似乎只有電子電器產業還有些希望,其他要白手起家,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