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多管齊下,野路子(第2/2頁)

這還不是房地產為王帶來土地火爆的時代,就算是你搞起平台公司,劃撥了土地,但銀行一樣不會買賬,一句話,現在土地還遠不是十多二十年後那種一路飛漲的價格。

“市財政肯定要先那一部分資金來,如果不先整理一部分土地出來,如何招商引資?”沙正陽沉吟了一下,“關鍵在於要把規建和招商引資的切合點找好,一方面整理出來完成三通的土地要在第一時間有企業來接手,另一方面在稅收政策和土地政策的優惠上要尋求一個比較好的平衡點。”

沙正陽的話說到了要害處。

現在開發區要招商引資,都要涉及到稅收減免,主要是指企業所得稅的減免或者說稅後的財政補貼,如果是國家級高新區或者火炬計劃所羅列的企業項目,還可以獲得更高層面的減免以及一些資金上的補貼。

也就是說,現在的開發區招商引資,基本上算是賠本賺吆喝,土地要優惠,第一年乃至第二年稅收減免或者補貼,那麽地方政府圖什麽?當然是圖長遠以及帶來的就業和消費以及出口創匯了。

“沙主任,這道題不好做啊。”陸健和奚重山幾乎是異口同聲的道。

“不好做也得做。”沙正陽道:“第一年肯定很難熬,但是一旦挺過去了,尤其是能夠形成氣候,或者說像樣的產業集群,那麽越到後面日子就會越好過,關鍵就是第一年,也就是今年。”

陸健和奚重山一時間都沒有說話。

坐到這個位置上了,有進無退。

開發區幾乎就是一個滾動式發展的路徑,如果說市財政財力豐足,那也不存在,大規模的開發,吸引更多的企業進來,熬過一年兩年,進入成熟期,那麽一切OK。

問題是現在宛州財政並不豐足,你土地的三通一平五通一平無法推進,怎麽大規模吸引企業進來?

“沙主任,你有沒有一些思路?”奚重山忍不住問道。

“有倒是有,問題是具體操作,以及效果,還無法預測。”沙正陽也不遮掩,“第一當然是找市裏要,但能要多少,只能盡力;第二就是在開發時尋找有實力的企業來墊資,這一點也很難,因為我們希望能企業墊得夠久;第三,就是走銀行的路子,嗯,甚至也包括信用社和合金會。”

“三管齊下?”陸健沉吟著,“市裏咱們無法指望太多,墊資的企業,估計也有難度,能找到一兩家上當的就算不錯了,倒是第三點,銀行,信用社,還有合金會,這條路,如果好好運作一下,我估計合金會這一塊的突破還更容易一些。”

不得不承認陸健的思路很敏捷老練,馬上就想到了合金會。

沙正陽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合金會的巨大風險,宛州的合金會也一樣,但沙正陽更清楚的是合金會的風險雖然巨大,但是卻還有幾年才會徹底爆缸,而這幾年對宛州來說卻是一個火中取栗的機會。

沙正陽印象很深,隨著98亞洲金融風暴的席卷,國內合金會的問題才會暴露出來,隨即引發了國家對合金會的徹底關停並轉。

也就是說對於宛州經開區來說,起碼還有五年時間。

如果能把五年時間用好,總勝過這些合金會把資金貸給那些毫無技術含量甚至就是一些純粹騙錢的鄉鎮企業好,起碼宛州經開區用這些錢,本息還是有保障的。

其他人也都知道合金會問題很大,但是問題多問題大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麽多年都過來了,怕什麽?

如果能夠卡好時間,把合金會的資金用好,的確能對開發區的建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沙主任,咱們開發區是否可以成立一家公司,用這個公司來進行融資呢?”奚重山路子更野,“反正我們也是和市財政綁在一起的,是否可以通過市屬企業做擔保來融資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