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節 金字招牌(第2/2頁)

錢正的口才只能說一般化,表述清楚,但是缺乏激情,不過錢正的親和力不錯,起碼在這一段時間裏,他成功的把這一輪新近提拔起來的幹部的心給抓住了,讓大家覺得在開發區幹有想頭有奔頭。

“好了,我知道這段時間大家都是加班加點,辛苦了,還有兩天就是五一節,我向林書記和馮市長匯報了,市委市政府特批,各單位這兩天可以靈活調劑,保留一半人上班值班,另外一半人輪休。”

錢正最後的話才讓大家興奮起來。

的確是這十來天大家都有些吃不消了,也難怪,包括錢市長在內的所有開發區管委會領導班子,沒有一個是晚上十一點之前離開了單位了。

每天輪班陪著考察,晚上陪著用完晚餐之後還要開會進行集體討論研究,分析今天一天在考察中對方提到的問題和意見,逐一進行分析研判,拿出應對結果。

要確保在人家離開之後要給人家一個滿意答復,縱然一時間無法做到的,也要給對方講明原因,提出未來的打算。

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

沙正陽就在黨工委會議上提出來,對於一些投資商提出來的條件和要求,確實做不到的,不能隨意承諾欺騙,而要講清原委。

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要從一開始就要打造誠信招商這塊金字招牌,哪怕一時間可能會對招商引資工作帶來一些影響,但是當這些投資商日後逐漸認識到開發區的所作所為和所言所寫的一致性之後,這種口碑傳播開來的效應才是花再多錢都買不來的,而一旦承諾了的,就必須要不折不扣的堅決完成。

這也是沙正陽的一個試點。

雖然不確定自己在宛州經開區究竟能幹多久,但是他還是希望能夠給宛州經開區留下一些值得留下的東西。

誠信這塊金字招牌現在很多人還意識不到,沙正陽估計甚至連林春鳴、馮士章和錢正他們都未必能想得這麽深遠。

但沙正陽卻很清楚在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困擾國內社會經濟事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誠信,一個是法治。

誠信缺失可以說是中國社會經濟事業中最大的頑疾,甚至稱得上癌症也不為過。

這和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經濟狂飆猛進過程中只注重結果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有很大關系,從上至下雖然在表面上都喊得很響,但是哪怕不誠信但對己方有利,那麽就可以略過不提。

這一點在地方黨政機關中表現得尤為突出,而黨政機關的示範效應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的,對地方各個領域帶來的破壞作用也是極其深遠的。

這種負面影響要到一二十年後才會越來越明顯,而後你要花十倍百倍的代價都未必能彌補回來。

在這個問題上,沙正陽也和錢正、陸健、奚重山等人多次探討爭論。

雖然大家都覺得沙正陽有點兒矯枉過正的嫌疑,但是大家還是基本上認同了沙正陽提出的誠心共謀發展,誠信共贏天下的這一宛州經開區的發展口號。

沙正陽覺得或許在自己離開之後,留下了最重要的“遺產”不是哪一家大企業,或者是打造出了某一個產業集群,而是給整個經開區留下的一個招商引資乃至發展的理念,讓大家明白如何在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中,在核心底線和眼前利益中來作出選擇。

或許這現在看起來有些理想化,但是只要整個理念貫穿於管委會一屆一屆班子中,那麽開發區的未來就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