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節 競爭無處不在(第2/2頁)

“嗯,有點兒。食品行業總的來說產業鏈還是短了點兒,相比之下,作為未來主導產業的電子電器產業其產業鏈則相當龐大,若斯電器今年的發展勢頭不差,我和焦總接觸過兩次,詢問過一些情況,預計到今年年底,若斯電器的產能就會超過原來宛州電器廠的極盛時候,估計明年產能就會達到原來宛州電器廠最高產量的兩倍以上。”

“所以你覺得這一塊也可以納入進來?”沙正陽沉吟著,看了盧雅一眼,“我還以為你會考慮鞋帽玩具這些產業呢。”

“鞋帽玩具產業也是一個出路,不過曹處長似乎對那一塊也很感興趣,而且我感覺如果要吸引一些大的代工商來宛州落戶,估計難度不小,他們更傾向於沿海,比如泉州、漳州和珠三角區域,涉及到鞋材這些更好供應,而我們這邊基本上沒有什麽底子,要從頭開始,需要一個過程。”

盧雅也不是沒有在這方面做過調查研究,從表面上看來鞋帽服裝應該是典型勞動密集型產業,但是基本上都雲集在幾個較為集中的區域,前往內陸地區的企業不多見。

哪怕是在薪資上具有一定吸引力,但是絕大多數企業仍然不願意搬遷到內陸地區,就是因為運進運出的出口問題,就目前來說,這些鞋帽基本上都是銷往歐美日,鮮有進入內地市場的。

加上產業鏈也不健全,這種情況下,企業內遷的動力不足。

“你看得很準,的確要打開局面不容易,我們還是有些過於樂觀了,這個產業和食品產業不一樣。”沙正陽點頭,“不過你覺得光是一家若斯電器就能支撐起電子元器件產業進來?”

“沙主任,不止於此吧?不是說無線電廠馬上就要啟動了麽?我感覺你胸有成竹,這樣大一個企業如果動起來,會帶來很大的需求的。”盧雅揚起眉毛。

“我還想請您搭橋呢,等到無線電廠真的重新啟動,我想拜會一下他們的管理層,看看他們在產業鏈的配套建設上有什麽需求,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有針對性的來進行招商引資,既補齊他們的短板,又能為我們經開區實現項目落地。”

“難怪,我說今天怎麽這麽熱情的來找我,原來是瞅著這一寶啊。”沙正陽笑了起來,“沒問題,你也猜得沒錯,無線電廠這邊一旦重新啟動起來,他們對於零部件需求量會相當大,雖然核心元器件來自國外,但是我估計國外廠家是有這個意願在國內建廠生產的。”

“真的?”盧雅眼睛一亮,“那投資規模肯定不會小吧?”

“肯定不會小,我估計一兩千萬美元都有可能,甚至更高。”沙正陽點頭。

“那就太好了。”盧雅大喜過望,“除開核心元器件外,肯定還有其他零部件吧?”

“其他零部件宛州這邊大多有,但是如果進入了大規模生產之後,肯定不夠,還得要擴大再生產,或者就要建新廠,總而言之,涉及面很寬泛。”

對於盧雅,沙正陽自然沒有必要隱瞞什麽,但是考慮到段庸銘那邊還沒有完全敲定,所以他也沒有多說,而盧雅也很懂事,並不深問。

“那我們就可以好好在這方面下下功夫了。”盧雅忍不住以拳擊掌,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據說真陽經開區也有意要效仿我們這邊,他們的重點招商引資方向也是食品和服裝玩具這一類的。”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嘛,不要懼怕挑戰。”沙正陽啞然失笑,“不過這個袁書記看樣子是瞄準我們經開區,來者不善啊。”

“怕倒是不怕,就是怕到時候形成惡性競爭,大家在政策優惠上競相開價,那就不太讓人愉快了。”盧雅淡淡的提了一句,“感覺袁書記這段時間頗有壓力,所以在有些方面想要實現突破,……”

沙正陽一聽就明白了,無聲的點點頭,有些事情明知道,但你還真不好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