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節 風動,水暖(第2/2頁)

沙正陽一邊連連作揖,一邊求饒,氣氛很輕松。

郭向陽率領宛陽區的相關領導來經開區取經,其實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眼紅經開區去年的取得輝煌成績了,要看看經開區究竟是怎麽能在這麽短時間裏就翻天覆地了。

一口氣招商引資好幾個億,而且簽約的幾個億今年又要轉化為落地投資,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工業投資,今年到明年這些企業陸續建成投產,就要全數變成工業產值和GDP了。

“正陽,郭書記他們一行來了一個多小時了,陸健和重山都像郭書記他們介紹了去年我們經開區的一些做法和經驗,這兩塊工作你都參與了,感受也最深,談一談吧。”錢正道。

“郭書記,陸主任和奚主任才是具體抓經開區的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的,他們介紹的經驗肯定已經很詳盡了,我沒有什麽高招。”沙正陽擺擺手,很謙虛,“如果一定要說有什麽特別的經驗,我只能說,可能我們經開區就認定了一個目標,確定了主導產業,那麽就堅定不移的去抓招商引資,盡可能的為這些產業的落地提供它們最需要的各種條件。”

沙正陽知道這種場合下自己不說是肯定不行的,但是如果流於形式或者重復陸健和奚重山的觀點,那就沒多大意義了,所以他也在考慮如何讓郭向陽他們一行人不至於掃興,還得要讓他們覺得有所啟迪。

郭向陽很認真的開始記錄,他周圍的一幹宛陽區的幹部們見到區委書記都如此重視,也都紛紛取下筆帽,開始動筆。

都說沙正陽在搞經濟上極有一套,經開區去年的輝煌,的確讓人眼熱,但是宛陽區和經開區的情況不盡一致,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的事情也不少,如何來取到“真經”,郭向陽也很想聽一聽沙正陽的真話。

“經開區的情況和各個區縣都不同,我們沒有各區縣龐雜的社會事務,所以我們可以集中一切精力來發展經濟,這可能是我們經開區能取得目前成績的一個關鍵。”沙正陽頓了一頓:“但是我個人的看法,並非其他區縣就不能像我們經開區一樣了,因為各區縣也有自己的開發區。”

“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把開發區打造成為引擎,我認為這一點在各個區縣都很適用,而我個人認為,宛陽區和真陽縣的條件是最好的。”沙正陽一錘定音,“關鍵在於,如何來找到適合各自的優勢主導產業。”

沙正陽沒有過於客氣,很客觀的分析了宛陽區現有條件以及優勢和劣勢,也談到作為主城區之一,如何來結合市裏邊的發展路徑來打造既要配合市裏產業集群發展的需求,同時又能凸顯宛陽產業結構優勢的一條路徑。

當然,沙正陽他不是宛陽的幹部,很多話語他不能講太透,更不能越俎代庖,所以也只能點到即止。

郭向陽聽得很認真,不時點點頭。

他出任宛陽區委書記的時候就考慮過誰來和自己搭档。

雖然那時候周俊雄仍然是宛陽區長,但是作為市委副秘書長兼市委辦主任,郭向陽可以直接接觸到最深層次的消息,他早就知道恐怕周俊雄很難再宛陽區長這個位置上呆太久了。

在他心目中,沙正陽雖然略顯稚嫩,年齡也太年輕,但是搞經濟的確是一把好手,無論是國企改制還是招商引資,真的是樣樣拿得起來。

而現在宛陽顯得耄耋老邁,舉步維艱,真陽在後面步步緊追,也讓郭向陽倍感壓力,他急切的需要一個在經濟工作上見長的搭档來配合自己工作。

今天來宛州經開區來學習考察,其實他也有一份想要面對面的考察一下沙正陽表現的意思。

到現在宛陽區的區長人選仍然未定,這已經空缺了好幾個月,常務副區長陶廣臨時主持區政府工作,本身就意味著這只是一個臨時性的過渡。

要知道在區委常委排序中,前面還有兩個三個副書記,陶廣顯然不可能一下子跨越這道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