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節 落子(1)(第2/2頁)

而且葉和泰可以肯定如果鐘廣標的這個意見提出來,林春鳴絕對會大感興趣。

鐘廣標之所以來找自己,也就是不願意因為這個建議從他嘴裏到林春鳴耳朵中,而是希望由自己的嘴裏到林春鳴的耳朵裏。

這個順序很重要。

起碼他葉和泰不得不承鐘廣標這個情,如果自己不願意接受,那麽鐘廣標再向林春鳴建言,那也不能怪鐘廣標言之不預了。

思緒從葉和泰腦海中閃電般掠過,幾乎是一瞬間葉和泰就已經想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了,鐘廣標的這兩個建議,他喜歡也得接受,不喜歡也要接受,這無關感情是否能接受,而是現實迫使他必須要接受。

“鐘書記,您的這兩個建議都很中肯,切合了我們宛州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很贊同,這樣,我待會兒去向林書記匯報工作時,會把您的這兩個建議提出來,我個人認為是可行的,前面一條其實也是林書記提過的,而後面這一條,還需要林書記去向趙部長銜接協調才行。”

葉和泰的爽快也讓鐘廣標有些吃驚,他還以為葉和泰起碼要遲疑一下。

尤其是第二條,從省裏下派一批幹部來,很顯然會對市委組織部的人事運籌權有一定的侵蝕,心胸狹窄一些的組織部長就未必會願意接受了,但沒想到葉和泰就如此爽利的答應了,而且看起來很贊成支持。

“沒想到我和老葉你的看法觀點還很一致啊,我還以為你未必會贊同我的觀點呢。”鐘廣標哈哈一笑,“這樣最好,我相信林書記也應該意識到我們宛州目前的困窘局面,不拘一格降人才也是林書記經常掛在嘴上的,這可以極大的緩解我們宛州下一步工作的壓力。”

兩個人又寒暄了幾句,鐘廣標並沒有替哪一個具體的人,但是在談及一些年輕幹部的使用時,鐘廣標也很雲淡風輕的表示年輕幹部的成熟也需要一個過程,而越是壓擔子的崗位,也能越發使得這些優秀幹部迅速成長起來。

意有所指,但卻無需點透,大家心照不宣。

……

聽完葉和泰的匯報,林春鳴眉頭皺起之後又慢慢舒展開來。

良久,他才緩緩道:“看來你們組織部對幾個區縣的走訪座談情況還是太樂觀了,或者說我們的群眾對我們的幹部要求期待值太低了一些,這恐怕是因為長期以來大家對宛州的發展速度和印象已經有了思維定式了,這不是好現象。”

葉和泰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很顯然林春鳴對於組織部的走訪座談不太滿意,甚至可能認為部裏邊有些美化這些區縣班子表現的嫌疑,這也給了他一些壓力。

“林書記,我知道您的想法,但是宛州這麽多年都一直是這樣,我們都知道這種局面不能再持續下去,需要改變,但是一蹴而就難度太大,我的意見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結合市委的中心工作,對迫在眉睫的先進行調整,後續的陸續跟進。”

葉和泰知道林春鳴不太滿意,但是他也需要表明自己的態度,拿出自己的意見,否則他這個組織部長會在市委書記心目中更失分,這也是他的責任。

“唔,好吧,你先說說你和唐華的意見。”林春鳴思考了一陣之後,才終於點了點頭。

這也讓葉和泰松了一口氣。

如果林春鳴不同意,那麽也就意味著組織部前期做的工作要全部推倒重來,也意味著林春鳴對自己失去了基本的信任和認可,自己這個組織部長再當下去就難了。

葉和泰自認為自己並沒有多少私心雜念在其中,而是根據現在宛州的實情來研究分析的,唐華也基本上傾向於這個意見。

至於說林春鳴的觀點他們能理解,但是一步到位的確有難度,宛州也沒有那麽多人才儲備,如果貿然調整,只怕還會適得其反。

“我和唐書記根據現有的調研走訪掌握的情況,也征求了馮市長和鐘書記意見,對整個全市區縣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進行了一個梳理,尤其是黨政主官和分管經濟工作的班子成員,再結合市裏今後三年的發展規劃,覺得恐怕不能局限於桐山、臨河、丹鎮、大野、龍陵等幾個經濟表現不佳的區縣,還要把諸如宛陽、真陽班子調整統一考慮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