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節 順手為之(第2/2頁)

韓知曉有些激動,“您的這個預測是不是有些太誇張了?”

“老韓,你可知道為什麽我願意放棄南粵到宛州,就是這家夥把我給說服的,但我現在也不得不承認,他之前和我說的一切都在一步一步變成現實。”

段庸銘顯得很放松,他也覺察到了沙正陽似乎在引導著韓知曉的思路,但他相信沙正陽沒有惡意,如果鼓勵對方創業或者把產業做大也叫惡意的話,那自己來宛州搞起了高升電子也叫惡意了。

“這個家夥有一種魔力,說的話往往都能雖不中亦不遠矣。”

“韓總,你也說了,我是一種預測,但我的預測是建立在國內家電產業的和家電市場蓬勃發展的態勢下的,家電產能的增長會使得市場買方賣方易勢,一些規模小質量差的家電企業會退場,家電企業的規模會越來越大,但同樣家電賣場一樣可以如此。”

沙正陽瞥了一眼段庸銘,笑得很開心。

“以滬上為例,如果你的門店能占領滬上幾大黃金地段,未來幾年年銷售上億元並非不可能吧?而有了上億元的銷售額,你覺得是不是可以和一些家電企業好好談一談價格和銷售量的關聯問題呢?”

巫雪靜靜的抿了一口酒,目不斜視。

對方幾人說的是普通話,但那位韓先生的普通話並不標準,典型的滬上口音,而那幾位,有兩位都帶有粵語口音,更像是南粵那邊來的,現在粵語很流行,許多人都以會粵語為榮,巫雪不會,但她能聽得出來一些。

對於他們談及的話題,最初巫雪也絲毫不感興趣,但隨著那位韓先生談到他在徐匯、盧灣和靜安都有門店,銷售額在三四百萬時,她就側目而視了。

這還是95年,五六百萬的銷售收入,幾個門店,起碼這位自己當老板的韓先生在滬上也絕對算得上是高收入階層了,但是巫雪感覺,這位韓先生很顯然在這四個人當中是居於末位的身份。

那位阿段還說了韓先生是一家高升電子的股東,還說那位沙先生看不起韓先生的那點兒家當,這如果不是有意無意的裝逼,那就真的是遇上款爺了。

再後續的話就讓巫雪有點兒越來越不敢相信的感覺了,什麽銷售過億,和家電企業爭奪話語權,這聽起來怎麽都覺得像是宇宙牌香煙的味道,但是巫雪的直覺告訴她不是。

這讓她聽得更認真。

沙正陽和段庸銘、雷霆等人都沒有注意到坐在一旁,甚至還有點兒遠的這個女大學生。

這是韓知曉告訴他們的,來“卡薩布蘭卡”掙這種小費的女孩子有幾類,有來自華亭賓館的服務生,屬於第一代金絲雀,也有來自大學的大學生,她們渴望找到機會飛往太平洋彼岸,往往瞄準外國人,也還有一批是沖著那些在滬上逗留的香港人台灣人而來,目的就是鈔票,就像剛才那幫女孩子。

這個女孩子有些特別,就這麽安靜的坐在一旁,對小費不拒絕,但卻不主動逢迎。

韓知曉瞥了一眼那個女孩,覺得這也沒有什麽商業秘密可言,便沉吟了一下道:“沙主任,我也想走到那一步,但是你應該知道滬上的門面價格和租金價格,還有壓貨的資金需求,這需要很大的投入,我的積累不足以支撐這樣快速的擴張。”

“這麽說,韓總覺得最大的問題還是資本缺乏?”沙正陽笑了笑,“韓總,我這麽說吧,我明白你的意思,其實資本不是最大的問題,真正的核心是商業模式和為這種商業模式提供支持的人才問題,商業模式好像我們都有共識了,但是人才呢?沒有足夠的人才,再好的商業模式都會面臨崩盤和斷裂的危險。”

“人才問題我倒是覺得不大,滬上不缺吃苦肯幹且願意奉獻的人才,這一點我有信心,但資本……”韓知曉擡起目光看了一眼段庸銘。

“老韓別看我,我現在缺錢,漢海掏了我2000萬,華眾又掏了我1000萬,旁邊這兩個大款,你只管找他們。”

段庸銘笑著擺手,他樂見其成,尤其是如果能夠支撐韓知曉真的能做到那一步,日後對高升電子也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