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節 履新(第2/2頁)

主席台上只有六個位置,葉和泰、舒慶良、袁成功、沙正陽以及縣人大主任趙家輝、縣高官劉克明。

會議由袁成功主持。

簡單的開場白,然後還是程序化步驟,舒慶良宣布市委的決定,緊接著袁成功宣布了縣委常委會關於沙正陽任縣政府黨組書記的決定,趙家輝宣讀了縣人大關於沙正陽的任命。

然後就該是沙正陽作表態發言了。

台下的一幹人們目光都匯聚在了台上那位年輕人身上,實在是太年輕了,雖然沙正陽已經有意讓自己的衣著顯得更老氣一些,但是二十六歲的本質年齡擺在那裏,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自己扮成三十六歲。

於炳成下意識的想去摸煙,但迅即被旁邊的同僚制止了。

袁成功自己就是一個老煙槍,所以開會不禁絕大家抽煙,但是在這種大會上,袁成功不允許抽煙。

“馬書記,看樣子這位新來的沙縣長很有點兒氣勢啊。”

“聽說是搞招商引資很有一套,我去看過市經開區那邊,一年多時間,的確變化很大,大得你都不敢相信,咱們縣經開區這邊就差遠了,所以袁書記也很惱火,丁書記都挨了罵。”馬永春啪嗒了一下嘴巴,淡淡的道:“不過和咱們好像沒啥關系,怎麽搞都輪不到我們鎮。”

於炳成嘆了一口氣,沒說話。

藿集鎮名義上是真陽第二大鎮,也是三大中心鎮之一,但卻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大鎮。

真相西部和北部都是以丘陵為主,既沒有多少工業基礎,鄉鎮企業的發展也舉步維艱,反而讓鎮上的合金會拖了一屁股爛賬。

正因為如此,在如何發展經濟上,藿集鎮的這兩位也是煞費苦心,但成效始終不彰。

真陽的發展不平衡一直困擾著各個鄉鎮,也是本屆縣委縣政府最棘手的問題之一,如何來化解這個難題,也是擺在袁成功和沙正陽面前的迫切任務。

“市委安排我到真陽任職,從內心來說,我是有些誠惶誠恐的,誠惶誠恐的意思大概有兩層,一是,我們真陽是人口大縣,一百多萬人口,在我們宛州也排得上號,我來之前,林書記和馮市長專門和我談了話,提到了真陽這幾年的發展,專門和我提了兩點,一是進一步加速真陽城市化進程,通過城市化來促進工業化,通過工業化來推進城市化,二是,要盡最大努力來解決我們真陽一百多萬人口中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農業人口增收問題。”

袁成功微微皺眉,沙正陽一來就把問題挑開了,這個家夥看起來還很自信啊。

“林書記和馮市長都提到了這幾年我們真陽發展很快,成為我們宛州經濟發展的先行軍,但是市委仍然這還不夠!”

先揚後抑,沙正陽這一套也活學活用。

“我也問過,我說真陽發展速度很快,為什麽還不夠?市委市府對真陽還有什麽苛刻要求?”沙正陽自我設問。

這不但讓下邊的幹部們都豎起了而對,連袁成功也有些好奇了。

雖然93、94這兩年真陽經濟放緩,但是從90年開始,91、92年,真陽的經濟增速一直高居全市第二,僅次於東峽,也是93、94年增速有些放緩,但在真陽幹部看來,這都是一種高速發展之後正常放緩。

沙正陽用了“苛刻”二字來形容,很符合這些真陽幹部的心態,尤其是縣領導的心態。

“二位領導的態度很一致,他們認為真陽的條件比東峽更好,負擔比宛陽更輕,沒有理由東峽能做到的,真陽卻做不到,真陽不但應該做到,而且應該超越東峽,這是宛州市委市政府對真陽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期望,也是要求!”

沙正陽的語氣漸漸提高了起來。

“市委市府主要領導認為,真陽縣委縣政府是一個能夠沖鋒陷陣打硬仗的班子隊伍,昔日東峽縣能夠在幾年內從一個寂寂無聞的山區小縣一躍成為宛州經濟的排頭兵,那麽真陽就沒有理由不可以在當前大好形勢下,實現一個跨越式發展,成為宛州經濟的新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