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節 多策並舉,雙輪驅動(第2/2頁)

霍叢峰穿了一件已經被汗水浸潤透了的短袖白襯衣,站在沙正陽一旁,而在另一旁是新任縣府辦主任楚天瀾。

兩個人之前都沒想到會以這樣一種方式見面,原來都是鎮黨高官,但現在卻已經是走在了不同的崗位上,殊途同歸了。

霍叢峰早就聽聞這位新縣長作風不一樣,動輒直接到一線地頭,就要坐在站在這現場來當面談工作,而且最讓人棘手的就是要你表態具體什麽時候能解決問題,進而拿出具體的解決方案來。

“縣長,雖然有一些緊,但是我會和委裏邊的同志們加班加點的完成了,力爭五個工作日內拿出讓您滿意的方案來。”霍叢峰知道這時候該說什麽,“具體運作建設起來,可能要看縣城發司如何來具體操作了,這還涉及到企業組建和初期的發展資金。”

“叢峰,我和老葛也說了,具體運作,你和李開天來商量,縣財政會立即撥付啟動資金,我還是那句話,縣經開區的問題是當務之急,現在主要精力都在那上邊,但是這並不代表其他建設就要擱下了。”

沙正陽覺得侯為貴和真陽縣委組織部的人才選拔機制還是相當可靠的,起碼楚天瀾和霍叢峰給他的印象都非常不錯,就算是柳彥雖然因為其他一些原因而起了一些齟齬,但是這並不代表柳彥就不行了。

這說明侯為貴和他擔綱的縣委組織部在選人用人的能力上還是很靠譜的,這也讓沙正陽對袁成功、周素林以及主要負責的侯為貴印象又提升了幾分。

一個地方的選人用人機制基本上就能通過其幹部的能力看得出來幾分。

在葛鐵柱和高禮義這兩個人選問題上讓沙正陽對真陽縣委的選人用人問題上有些看法,但是楚天瀾和霍叢峰以及柳彥這幾個人選上又讓沙正陽糾正了一些看法。

這說明在真陽仍然存在著一些和其他地方同樣存在的共性,那就是選人用人上個人喜好和感情上仍然有很大的市場,像葛鐵柱就是典型。

不過這也是這個時代乃至今後十來年年裏一個揮之不去的痼疾。

在選人用人的制度化規則化上雖然都喊得山響,但畢竟這都要人來落實,是人,就難免要摻雜個人主觀情緒在裏邊,所以這也是一個悖論,哪怕二十多年後依然無法根絕。

“縣長,您的意思是……?”霍叢峰一時間還未能理解到沙正陽的意圖。

“抓緊時間組建城發司,縣建委牽頭,縣財政局參與,以經開區作為試點模式進行運作,多向市經開區進行學習,但是我覺得縣城發司日後目光也不能局限於縣經開區,我們真陽地域遼闊,三大片各有所長,西片的舊營,北面的藿集,都應該考慮在特色產業園區上做文章,這是我的初步考慮。”

沙正陽的話讓楚天瀾和霍叢峰都為之咂舌,這一位看樣子是雄心勃勃啊,偌大縣經開區都還不能滿足發展需要?

或者是這一位覺得縣經開區是袁書記立下的牌坊,他要自己另行書寫屬於他自己的功德碑?

沙正陽沒想到自己的一時間有感而發,居然讓兩個下屬聯想如此之多。

他只是單純覺得隨著宛州城市西擴,過於將主要工業區集中在真陽縣城與宛州城區之間未必是好事。

尤其是從長遠來看,宛州城區西擴到真陽,和真陽縣城連為一體是大概率事件,到時候如果太多大型重化產業企業雲集在這一區域,會為將來的搬遷帶來巨大的壓力。

當然現在說這些還有些為時過早,他也是有些杞人憂天了,那起碼都應該是十年後的事情了。

見楚天瀾和霍叢峰一時間都沒有接腔,沙正陽這才回過味來,笑著道:“別理解錯誤,我的意思是真陽縣的發展不能局限於一隅,要適當考慮發展平衡的問題,比如北片和西片,當然就短期內來說,暫時我們還無法分心。”

這一補充才稍微讓楚天瀾和霍叢峰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