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節 以事觀人,以人觀勢(第2/2頁)

“縣長,蘇南我去看過,溫州和深圳佛山我也都去過,除了一些思維理念上的差距外,我們在一些硬條件上我覺得也是最大的瓶頸,他們在資本募集上要方便的多,所以創業自己當老板的人層出不窮,但是反觀我們這邊,就算是有些人才有想法,但哪裏來初創資本?再好的項目,再好的想法,沒有資本支持,也是空想。”

兩人就沿著丹河河畔散步,河風徐徐,格外舒服,也讓兩人的思緒變得更開放。

“人家的資本也是積累起來的,當然也不否認作為很多親屬在海外,給沿海地區帶來豐足的創業資本,但是我以為歸根結底最關鍵的還是觀念和時機。”

沙正陽不認同楚天瀾的觀點,但楚天瀾的這種觀點在本地卻很流行,都覺得沿海地區在資本募集上更容易,使得他們在發展經濟上更為輕松和靈活。

“我們和沿海地區的確在各方面都有差距,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優勢,土地、電力以及廉價的薪資標準,低廉的消費水平,這些對於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極為有利,就目前來說,我們的招商引資視野仍然太狹窄了一些,真陽經開區不能和市經開區比,還是應當放開手腳去大力招商引資,下一步,我打算和老丁親自跑一趟廣東和江浙,在範圍上放得更開一些,也要效仿原來在市經開區的一些方法策略。”

這也是沙正陽迫於無奈之舉。

他對農業上幾個項目的過於熱心加上縣經開區的局面仍然沒有突破,再加上又希望在機場項目上獲得袁成功的支持,沙正陽清楚如果不在縣經開區招商引資上拿出一筆讓人眼前一亮的成績,恐怕自己就很難獲得袁成功的認可了。

在這一點上他也給了葉和泰承諾,必須要兌現。

楚天瀾也在日漸進入角色,他已經感覺到了沙正陽和袁成功之間微妙的關系和狀態。

在楚天瀾看來,袁成功固然根基深厚,強勢霸道,但是新來這位縣長卻也非等閑之輩,並非毫無反擊之力。

雖然從目前看來,袁成功仍然占據著大勢和優勢,但是沙正陽正在悄無聲息的通過各方面的工作和策略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和話語權,而且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單從縣政府裏來看,常務副縣長夏克儉和分管農業的副縣長方東升就明顯和沙正陽走得很近了。

近,看起來只是一種關系狀態,但實際上這卻是一種融洽和諧乃至志同道合的跡象。

這麽短時間裏沙正陽就能贏得這二人的認同乃至支持,非常不簡單。

這還沒有算同樣和沙正陽走得很近乎的副書記丁希慎。

丁希慎的影響力非同小可,哪怕是袁成功和侯為貴都很尊重丁希慎,雖然他只是分管經濟的副書記。

從現在的情形觀察,丁希慎正在充當著袁成功和沙正陽之間的緩沖和橋梁,很多問題和分歧都在通過丁希慎來圓轉和彌合。

楚天瀾甚至也觀察到沙正陽甚至和周素林都有著某種不為人覺察的默契。

他是從霍叢峰的任命上看出來的。

雖然是他給的沙正陽的建議,但是能夠這麽快就敲定,這說明沙正陽與分管黨群的副書記周素林之間肯定有一些特定渠道在交流溝通,所以才能迅速過關。

這也讓楚天瀾對沙正陽越來越有信心,這位年輕縣長的表現根本不像是一個新嫩,運作手法老練熟稔得甚至比祝漢明猶有過之。

楚天瀾不清楚沙正陽今天下午在市委組織部長葉和泰那裏獲得了一些什麽點撥,但他感覺到沙正陽底氣更足了,對某些事情的判斷和決斷也更堅決。

或許下一步的動靜,就能對整個縣裏未來局面走向略窺出一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