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節 微調,宣傳的力量(第2/2頁)

……

“王部長,怎麽樣?”沙正陽沒有和王挺客氣,一坐下就徑直問道。

王雲祥已經走了,但新聞內容卻要跟上,這兩天就是關鍵期。

按照慣例,省領導考察參觀的消息一般是兩天之內就要見報和上電視新聞,這也是一個時間節點的問題。

“嗯,沒大問題,《漢川日報》這邊已經協調好了,估計明天就要見報。”王挺樂呵呵的背著手轉了一圈,“王省長對你們的工作很看好啊,你們工農業相結合的產業發展導向頗合王省長心思,也符合十四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要努力消除貧困現象,實現人民生活水平達到小康水平這一目標這個方向,難怪王省長這麽贊許。”

“電視台這邊呢?”沙正陽對報紙不太關注,王高官都來了,《漢川日報》肯定會出新聞,那不重要,他更關注的是電視新聞,甚至不是漢川新聞聯播,他希望這條消息能送到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中來播出。

“正陽,你這麽著急幹啥,誰還能漏了王省長考察你們真陽的新聞不成?”王挺有些奇怪,“用得著你們這麽心急火燎的來追著問麽?王省長上午剛走,你下午就攆著來了,太著急了吧?”

“不是,王部長,我有一個想法,本來之前和市電視台楊台長那邊也說了,但是他覺得恐怕難度很大,他也找了跟隨王省長一行來的省電視台的人,但那邊沒給準信兒,估計有些問題。”沙正陽沉吟了一下,“但我有些不甘心啊。”

“哦?什麽想法,說來聽聽。”王挺一聽來了精神。

這一年多來,王挺明顯感覺到了壓力。

這份壓力來源於新任市委書記對文宣口工作的不太重視,自己這個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有被邊緣化的趨勢。

很多時候市委常委會自己淪為了一個聽會的木偶,但問及自己的工作時,自己又的確沒有太多值得拿得出手的工作在會上來說。

這很危險。

沒有哪個市委書記會看重一個在常委會上沒有亮點性的內容來探討的成員,或許他會潛意識的認為這個成員可有可無,而再下一步也許就是覺得你這樣的角色或許該到人大或者政協去發揮余熱了。

所以王挺也很急切的想要切入到宛州市的中心工作中去,宛州市的中心工作是什麽,那就是發展經濟,可文宣部門能為中心工作作什麽?添磚加瓦,助威加力,這就是文宣工作該做的。

但是急切間王挺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現在沙正陽找上門來,這幾乎就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啊。

“王部長,我是這樣想的,華泰空調項目投資高達2億港幣,這在漢川,甚至在整個中西部地區也算是一個相當大的項目了,這意味著我們中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持續得到改善,才會吸引到如此大規模的港資進入。”

沙正陽語速很慢,力圖要把自己想要表述的意思表達清楚。

“而且省長也剛好在這裏參加了奠基儀式,那麽能不能考慮在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上播一播這個新聞,哪怕提到在新聞聯播上提到我們宛州,提到這樣一個項目,那也對我們宛州知名度是一個大的提升,對日後我們宛州在招商引資上也有更大的促進效果,……”

“上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王挺沉吟了一下,“這個難度的確比較大,雖然這個項目投資規模很大,但是空調項目並非什麽戰略性的產業,像南粵那邊空調企業也不少,央視在這類新聞的選擇上很挑剔,有很多我們覺得應該上,但是放到他們那裏卻會卡下來的門檻,這一點我還是略知一二的。”

“王部長,正因為有難度,所以我才來找您啊。”沙正陽點點頭,“但我認為這也是一個機會,我甚至也考慮過是否可以借這樣一個機會,在新聞聯播中,把我們整個宛州的投資環境也順帶帶入進去,比如以投資2億港幣華泰空調項目落地宛州為由,趁勢介紹漢川省宛州市投資環境持續改善,迎來了國內外知名品牌企業和跨國企業的大舉入駐,比如雀巢、卡夫、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