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節 月嬋姐不一樣了(第2/2頁)

寧月嬋的話也讓沙正陽陷入了沉思,這一點的確是個問題,這也是兩難,一方面是時不我待,發展機遇一旦錯過,日後要再來占領市場就難上加難,同樣,人才資源吸納、融合和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東方紅集團總部在銀台限制了東方紅面向國內外吸引人才的能力。

“月嬋姐,你們考慮過把東方紅集團總部搬到漢都,甚至燕京和上海過麽?如果搬遷到燕京或者上海,我想東方紅集團在招募人才和吸引人才上就要容易許多,也會有更多的人才主動來加盟。”沙正陽突然問道。

寧月嬋和寧月鳳交換了一下神色,點點頭:“考慮過,但是縣裏和鎮上怎麽辦?”

紅旗村和東方村肯定沒有問題。

事實上現在東方紅集團的發展已經成為了這兩個村的搖錢樹,兩個村對現有的管理層基本上是無條件的支持,近似於一個單純的股東,你要告訴他們搬遷到漢都或者燕京上海更有利於企業發展,他們肯定會支持。

至於說鎮上情況類似,因為東方紅集團注冊地址都在縣裏,鎮上早就沒有多少約束力了。

只是縣裏邊肯定有些麻煩,涉及到產值和稅收問題,這卻需要和縣裏好好商議,或者通過市裏邊來做工作。

這的確是一個難題,但是從長遠來看,東方紅集團搬出銀台是必然的事情,相信銀台縣也能看到這一點,當然東方紅總部搬遷了,但東方紅酒業不會搬,自然堂水業要看情況,趣味飲品則本來就不在銀台。

“從目前來看,暫時還不適合一步跨得太大,我覺得可以考慮搬遷到漢都市區,比如經開區或者高新區,這樣可以獲得市裏的支持,縣裏這邊的壓力就可以減輕到最低。”

沙正陽考慮了一下,這才提出自己的意見。

“縣裏和市裏的差距是顯而易見的,尤其是在招聘大學生和吸引外來人才時,很多人根本就不會考慮縣裏,漢都好歹也是省會城市,又是副省級城市,無論是教育、科研、文化娛樂等各方面資源條件都在國內排得上號,到漢都是應有之意,假如某一天東方紅真的發展到了一定程度,就是搬遷到燕京或者上海,也一樣可能。”

寧月嬋點點頭,“其實我們也早就有這個意思,但是朱書記在縣裏給我們支持很大,現在他還沒走,我們就這樣做,恐怕有些人未走茶就涼的感覺,你這麽說,那我們就可以著手考慮了,而且我也聽說朱書記可能要升遷了,可能是要到市委擔任秘書長。”

“哦?”沙正陽一愣,“真的,確定麽?”

他知道朱鳳厚是和原任市委書記黃紹棠關系很密切的,但沒想到居然也和現任市委書記呂青也能如此默契,擔任市委秘書長,如果不是市委書記的點頭,那是過不了的,這可以說是一步巨大的跨越了。

“應該沒錯。”寧月嬋作為漢都市裏企業大戶的掌舵人,自然也有她的消息渠道,“我之前是聽省委辦公廳馬主任說的,後來漢都市一位領導也很含蓄的提過,應該是比較準確的。”

事實上像東方紅集團這樣的主要業務都集中在漢都市裏的企業,和黨政機關打交道的時候自然不會少,難免要和黨政領導接觸,有一些消息渠道也很正常。

只是這讓沙正陽反倒是有些難以接受,什麽時候月嬋姐比起自己消息更靈通了?

這種心理落差讓沙正陽很有些不適應,想一想自己長期在宛州,自然對漢都這邊情況不甚了解,加之曹清泰也不在漢川了,這分落差感才慢慢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