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節 五百強,不屈(第2/2頁)

長河石油有限責任公司(長河石油管理局)當然無法和央企巨頭角力,但是企業總要生存,要發展,那麽你就要謀求尋找一條更合適的路徑來突破。

而漢川省委省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搶先走一步肯定晚走一步強,而且借助目前從中央到地方上刮起的打造五百強之風,搶先出手,就成了漢川省委省政府的突破之舉,也由此可見漢川省委省政府對長河能源集團寄予了多麽大的希望。

漢川省境內的特大型企業有幾家,包括漢飛集團、華西電氣、西南汽車、漢江工業等,但都屬於央屬企業,省屬大型企業也不少,但真正具有沖擊國內企業百強實力的企業卻不多,現在組建的長河能源集團無疑是其中一個最具有實力的。

或許是感受到了鐘廣標的想法和意圖,再結合自己現在在真陽的情況,沙正陽一時間也有些意興索然。

在真陽大好局面剛剛開始,要讓自己離開,也非沙正陽所願,但夏侯通才來,最起碼也要幹上兩年甚至三年,也就意味著兩三年後自己才能接任書記,而問題是自己在書記上還要幹幾年?

對於別人來說,這也許就是在順暢不過的仕途升遷了,但對自己來說,這卻不值一提,自己沒喲那麽多時間來耗在這上邊,可體制內的升遷規則卻又必須如此。

如鐘廣標所描述的,如果真的能在長河能源集團去幹,只要能幹出一番成績,兩三年內升遷為副廳級幹部是大概率事件。

對於到國企去幹,沙正陽不排斥,但是也說不上多麽喜歡。

國企內的種種弊端他也一樣深有了解,但是不可否認,這的確是最快捷的晉升途徑,而且正好趕上長河能源集團新建,也算是一個契機。

如何在未來企業發展中搶占先機,對未來石化能源行業有著前世記憶的沙正陽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他並不擔心在長河能源集團中幹不出什麽成績來。

相反他覺得自己甚至可以讓長河能源集團在未來國內石化行業甚至在國際能源行業中都能攪風攪雨,打造出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產業巨頭來。

只是自己在地方上苦心孤詣的這一番籌謀也許就只能半途而廢了,頂多也就是把鄉鎮企業改制推進下去,甚至可能都無法把合金會的清理解決徹底了斷,畢竟那還需要等待國內大氣候的到來,等的時間太長了。

因為存著這份心思,沙正陽就有些食不甘味,顯得心不在焉。

坐在一旁的楊國福就一直在小心的觀察著沙正陽。

作為搞煤炭這一行的私人老板,楊國福可以不認識省委書記、省長,但肯定認識分管工礦這一塊工作的副省長尤萬剛,同樣他也認識煤炭工業局局長龔忠倫和伊泰煤業的老總向文博。

當然他的級數太低,只能說他認識別人,別人不認識他,所以他坐在這裏也是小心翼翼,夾腳夾手,不敢多言。

之所以他有機會能坐在這個場面上,完全是因為他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裏認識了通過一個貴人朋友搭上了蘇倫康的線。

他在辦理煤礦證照時遇到一些小麻煩,而他的這個貴人也就幫他請蘇倫康打了一個電話,解決了問題,其他別無瓜葛。

正因為如此他也銘記在心,在獲知蘇倫康結婚時,他主動表示想要來參加婚禮,被這個貴人朋友征求了蘇倫康意見之後婉拒,但他仍然不屈不撓的繼續聯系和通過各種關系疏通,總算是獲得了首肯。

實際上他要真正厚著臉皮不獲邀請的坐進來,也不會被人趕出去,但他認為應當要把禮數走到,這樣才算是懂規矩,不招人討厭。

沙正陽表現出來的種種讓楊國福頗為心動,不僅僅在於沙正陽和尤萬剛那一桌寒暄時的淡然自若,也不僅僅因為沙正陽在剛才交談時的學識淵博,更在於他是在座所有人中唯一一個把自己視為一個可以平等交談的對象,甚至對自己還頗為尊重和認可。

這是楊國福從未獲得過的感受。

在場一桌人,即便是和自己同縣的副縣長徐光祖和自己說話也不多,有點兒刻意拉開距離的味道,至於其他人,就更是懶得和自己多說一句話了,唯獨這位沙縣長卻是主動和自己交談,甚至還對自己所在行業詢問甚多,提出了許多建議。

不管他提出的建議是否可行,僅僅是這份心意就讓楊國福感動莫名,這份尊重勝過一切。

楊國福知道自己的身份,也清楚自己在這些人心目中的角色定位,土老肥,鄉巴佬,甚至就是可以用來宰殺的凱子,想用你的錢的時候就召喚你,不用你的時候就一腳踹到一邊兒,但他卻從不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