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節 緣聚緣散,破解難題(第2/2頁)

……

“很高興能出席這樣一個掛牌儀式,受夏侯書記的委托,我代表真陽縣委縣政府對宛州公路環保設備有限公司的成立表示衷心的祝賀,……”

這是沙正陽一個星期之內出席的第二家改制成功的企業。

前一家——鴻達塑膠有限公司在五天前已經掛牌正式成立,而且在短短幾天之內就進入全面生產階段,可謂煥然一新,其爆發出來的活力和動力,讓包括夏侯通、丁希慎、趙建波等人在內的縣委縣府領導都為之震驚。

鴻達塑膠有限公司股份中,政府全數退出,管理層以130萬買下了58%的股份,而作為廠長的楊新生一人出資30萬占股15%,成為最大股東,而剩余42%則被其余職工買下,成為一家徹底的私營股份制企業。

出席完掛牌儀式,沙正陽回到縣政府辦公室裏,葉傳勝早已經和許紅菱等候著了。

“怎麽了?”沙正陽看見葉傳勝額頭上的皺紋都快要成Ω了,愁容滿面,忍不住咧了咧嘴,“老葉,至於麽,改制免不了要遇到問題,咱們有問題解決問題,沒條件就創造條件來解決問題,好不好?”

“沙縣長,我都實在不好意思來找您了,這方案一變再變,他們要再反悔,這廠,我也不打算搞了。”葉傳勝嘆了一口氣道。

“喲,要撂挑子?”沙正陽笑著道:“未來你可是自己當老板,為自己掙錢,不再是為政府幹活兒了,這一點你可要搞明白啊。”

“縣長,可這些人三心二意,前怕狼後怕虎,本來說好了,除了鎮上工業公司保留的20%股份,剩下80%股份,我把我家老宅賣了,自己借了10萬,湊足30萬買下20%,剩余60股份中,他們幾個湊60萬拿下40%,其余20%由職工們來湊,實在不行,拿出10%,歡迎外來願意投資的,一視同仁,拿出15萬也可以來當股東,……”

葉傳勝憤憤不平,沙正陽看了一眼許紅菱,“結果呢?”

葉傳勝所說的他們幾個也算是廠裏的技術骨幹和管理層,本來說好這五人湊60萬拿下40%,但現在看來可能出了問題。

“他們幾個說最多能湊15萬,買下10%股份,而受到他們的影響,廠裏其他職工也有些人打退堂鼓,看樣子連買下剩余20%中一半都很困難。”

許紅菱也覺得頭疼,之前她也花了許多心思來做這些人的工作,原本都說得差不多了,但沒想到事到臨頭卻又變卦了。

對這些情況,沙正陽倒是早有思想準備。

別看一開始大家興致高昂,但是真正要讓大家真金白銀出錢了,只怕就要掂量再三了。

60萬讓其他五個人來出,人均得拿12萬出來,這年頭雖然說萬元戶司空見慣了,但要說誰能一下子拿出10萬來,那還真不多,所以當時沙正陽就覺得有些不靠譜。

沙正陽就建議城關鎮工業公司最好保留30%股份,讓葉傳勝和幾個管理層和技術人員合起來能占到50%就算不錯了,剩下的交給職工們來,實在湊不夠的就想辦法,邀請一些有興趣的戰略投資者來入股。

“你們估計再做做工作行不行?”沙正陽想了想道。

“難。”許紅菱覺得可能很難了,她和葉傳勝已經分別找這些人談了,然後又組織全廠職工開了動員會,甚至於也把未來的前景描繪了一番,但是大家都還是不肯。

“縣長,這些人還是擔心未來市場問題,擔心一旦投入那麽多,企業虧了,他們的錢就只能打水漂了。”葉傳勝苦笑著攤攤手,“問題是這搞企業本來就是這樣,誰敢打包票?”

“你們倆的意思呢?”沙正陽問道。

“縣長,你認識人多,能不能找幾個來入股?”葉傳勝滿懷希望,“我聽說當初市裏企業改制,也是您去找人來接盤的,相比之下,咱們這老盛豐就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