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點評,焦點(第2/2頁)

同時首長還提到希望在嘉州和滇黔兩省也能看到類似的情形,這就更說明首長對真陽的欣賞,這幾乎就是認定了真陽會是他這一趟中最看好的一個典型了。

大家都對首長這個人了解很深,那是很少表揚人的,但批評的時候卻不少,在他手底下工作過的同志都知道,能在首長那裏不挨批,那就是非常滿意了,而如果能得到表揚,那簡直就是相當高的肯定了。

“我對真陽為什麽比較看好?原因有幾個,第一,縣委縣政府在選擇立項上很切合實際,說明這個縣委縣政府在如何做好經濟發展與脫貧工作相結合上是花了心思的,下了功夫的,沒有盲目單純的只想引入工業項目,這說明縣委縣府主要領導的頭腦是清醒的,沒有發熱,怎樣才能把增加農民收入,又能讓農民不至於背負太大的風險,這是要花心思琢磨的,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冒出來的,……”

首長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若有所思。

“並不是說搞工業項目不好,實際上像高升電子和華眾電子這樣的項目好不好?當然好,吸納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為一大批農村家庭找到了一個薪資收入的機會,問題是我們都知道這類項目投資大,門檻高,在一般縣份上尤其是貧困山區的縣份上未必就都有這樣的條件和機會,所以作為縣一級黨委政府更應該考慮的是最能在我們縣乃至鄉鎮上落地生根的項目,這樣更切合實際,……”

首長的點評很精準犀利,直接針對的是區縣乃至鄉鎮,而非城市。

城市當然是發展經濟的橋頭堡,先行軍,但是區縣乃至鄉鎮才是脫貧的主力陣地。

“真陽縣委縣政府在這一點上的工作上做得很到家,其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第二,選好了項目,但是未必就能真正把這些項目做好,農民也未必能真的從這些項目中獲益,這是最重要的,我也知道我們一些地方上的黨委政府原來也曾經為農民爭取過許多項目,比如經濟作物的栽培,水果種植,多種經營等等,但是有些地方黨委政府都是一時興起,或者就是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我們從黨政領導到普通幹部官僚主義嚴重,安排下去了,分派下去了,開幾個會,寫幾篇文章,吆喝幾聲,覺得就算萬事大吉了,至於說下邊的效果如何,那就不關我事了。”

首長的話音提高了幾度,“這種情況並不鮮見,其結果就是也許爛攤子擺了一大堆,結果卻是勞民傷財,老百姓怨聲載道,黨委政府形象威信嚴重受損,以後再要想推動什麽工作,就會遭到老百姓的不信任,甚至是抵制。”

“所以,開展一項工作,關鍵在於我們的領導幹部能不能沉下去,能不能深入基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不能因時而變,及時調整思路,靈活決策,這些就要求我們的幹部要能和老百姓打成一片,隨時掌握了解社情民情,……”

“我在真陽縣的藿集鎮注意觀察了一下,發現我們的幹部和基層群眾很熟悉,從縣委書記縣長,到鄉鎮黨委書記鎮長,都和老百姓關系十分密切,嗯,幹群魚水情,我覺得這一點在這個鄉鎮算是做到了,嗯,小沙縣長的介紹如數家珍,起碼說明你到這個地方去過很多次,小沙縣長,你能告訴我,你到藿集鎮二溝村去過多少次麽?”

首長的突然發問一下子讓所有人注意力落到了坐在角落裏的沙正陽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