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節 新謀主,胸有溝壑(第2/2頁)

但是沙正陽的短板也很明顯,一是年紀輕,資歷淺,二是非專業出身,這對於專業要求比較高的能源行業來說就有點兒刺眼了。

第一點可以挺過海外戰略來彌補了,但是第二點就不好彌補了。

人家搞石油勘探鉆探的也好,搞石化的也好,學煤炭采掘的也好,玩煤化工的也好,多多少少都能和能源這一塊主業沾得上邊,就算是魯同浩人家也是搞成品油銷售起家的,在這一行浸淫幾十年了,經驗豐富,可沙正陽呢?

論眼光眼界,論宏觀戰略,無人能及,但是你不能老當一個協助總經理宏觀規劃的角色啊,鐘廣標三五年內肯定不可能挪位置,你這個總經理助理變成副總經理之後怎麽辦?

朱漢生和袁增橋,一個管石油和石化,一個管煤業和煤化工,魯同浩管最擅長的營銷體系,人家都是本行業務出身,本業精通,你沙正陽呢?

現在再來學肯定不可能了,那麽就該揚長避短,盡展所長。

當總經理董事長未必要多麽精通主業業務,只要你站位高,眼光遠,宏觀戰略意識好,執行力強,但是你要想當到總經理董事長那一角,那肯定要拿出業績來啊。

光靠一個海外戰略肯定還不夠,如果能夠將大家都視為雞肋的輔業,也就是長川實業搞起來,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那說明什麽?說明你沙正陽就是全才,就是多面手,就是帥才!

徐利平當然不想在總經辦副主任這個位置上一直廝混下去,他也需要一個機會,而現在他發現機會來了。

沙正陽的出現太過突兀,事實上之前徐利平也不是很看好,但是海外戰略一出,徐利平就知道沙正陽地位穩了,甚至還有很大的繼續提升空間,關鍵在於如何來運作。

徐利平希望借助沙正陽的迅速崛起也為自己爭取一個機會,尤其是在偌大一個長河能源集團內,機會太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而沙正陽突然成為長川實業的董事長,無疑就是一個最好的契機。

當徐利平很委婉含蓄的把他自己的想法意圖一一展現在沙正陽面前時,沙正陽內心情緒很復雜。

不得不說,每個地方都有人才,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發掘,你能不能用好。

徐利平之前給他的印象就是十分幹練,頭腦清晰,審時度勢能力強,分析問題很到位準確,現在看來,還是小瞧了對方,這是胸有溝壑啊。

這麽一番話,就有點兒自薦門下的味道了,所以沙正陽很感觸。

當然,對這種情況,沙正陽是求之不得的。

鐘廣標能把徐利平交給自己,那說明這個人人品無虞,之前就一直主動向自己靠攏,現在更是表明了心跡,按照古代說法,這就是君臣相得甚歡了。

沙正陽也能理解,甚至也持贊同態度,在體制內幹,沒誰願意渾渾噩噩廝混一身,誰都想要幹一番事業,只要你選好路,步走正。

“利平,這麽說長川實業並非一無可取之處嘛,原本以為是爛桃一筐,但現在你這麽一分析,裏邊也還是有不少鮮桃嘛。”沙正陽笑了起來。

“現在我們還沒有精力來管這個,還是先交給紀委那邊刮骨療傷吧,等到阿克糾賓項目告一段落,我們再來好好謀劃,不過你可以抽時間好好和我聊聊這邊的鮮桃爛桃,我甚至覺得好像爛桃中也還是有部分尚未爛盡,就算是爛盡,裏邊的桃核好像也能廢物利用嘛。”

“好啊,不過長川實業那邊也得要人盯著,不能聽之任之。”沙正陽言語中“我們”一詞,讓徐利平欣喜若狂,而把“老徐”改成了更見親密的“利平”也同樣讓他喜出望外。

這意味著沙正陽已經接納了自己,而自己也會成為其日後接掌長川實業的重要臂助,當然自己也要當得起這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