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節 資源型城市的出路(第2/2頁)

“那行。”沙正陽點頭。

朱鳳厚到秦都擔任市長,只怕又要說幾大煤業的擴產以及煤化工產業的發展問題,秦都市的煤炭資源極其豐富,占到全省煤炭資源百分之五十五,武陽市占比大概在百分之三十五,其余各地加起來不到百分之十。

可以說武陽市是以石油和煉化加上煤炭產業為支柱產業,相當單一,那麽秦都就更加單一,論石化產業比不過武陽,那麽唯一優勢就是煤炭,而煤化工產業在漢川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所以秦都市急於想把煤炭深加工也就是煤化工產業培養成為秦都市未來的另一大支柱產業。

“老朱這一次機會不錯,趕上了,不過趕上了機會卻未必就是好事。”

曹清泰早就聽說過沙正陽的觀點,他也認真分析過沙正陽關於國內經濟和煤價的聯動效應問題,東南亞經濟因為金融風暴原因而受到影響的效果正在開始顯現,雖然現在還看不出對國內經濟究竟能帶來多大影響,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敢說不會有任何影響,只是影響大小的問題而已了。

煤價一旦受到影響,對於煤炭產業幾乎占到全市GDP和稅收來源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秦都市起來說,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而且按照沙正陽的預測,煤價低迷會持續好幾年,正趕上朱鳳厚去當市長,這不是有點兒運氣不好麽?

沙正陽也明白曹清泰話語中的意思,想了一下才道:“對於現在的秦都來說,煤炭價格承壓肯定會帶來一些影響,但是今年明年一過,煤炭價格雖然不會馬上回升,但是就應該是加大投入提升產能的時候了,而且國家肯定針對經濟受到沖擊而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基礎設施建設等等,秦都煤炭資源極其豐富,但是在公路和鐵路的基礎設施上比較落後,正好可以利用這兩年經濟不景氣的時機加大基礎設施投入來拉動發展,像火電這一塊也可以考慮,一旦經濟走出低谷,煤炭產能擴產也剛好趕上,電力需求也會迅速增長,這對秦都來說其實是好事。”

曹清泰點點頭,“嗯,這一點我也考慮過,估計老朱也能考慮到,對了,你對秦都經濟發展還有什麽好的建議?”

“省長,這不合適吧?”沙正陽笑了起來,“我哪有資格去給朱市長建言獻策?”

“少廢話,快說。”曹清泰沒好氣的道。

“嗯,我原來考慮過東方紅集團的酒業這一塊有沒有可能進入紅酒這一塊,但因為前兩年條件尚不成熟,不過上次我聽東方紅酒業的相關人員提起過,他們認為秦都和武陽的土壤和光照都很適合培育種植葡萄,主要用於釀酒,在這一塊上,看看秦都那邊有沒有考慮過,如果有的話,這應該是一個方向,也就是相關的農產品加工方向。另外據我所知整個秦都,尤其是秦都北邊的幾個縣,風力和光照資源都非常富集,在這一塊上看看能不能利用起來,當然這也需要成熟的條件,總而言之如何把自身的優勢條件利用起來,這一點我覺得秦都還是有些機會的。”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沙正陽對秦都和武陽那邊的產業沒有做過太深入的調查了解,所以不可能給出多麽詳細有針對性的建議,但是他知道秦都武陽和漢川省其他地區都不同,也有其特色。

雖然名義上屬於漢西,但是準確的說它們屬於漢西北地區,從地理地貌和氣候特征來說,它們更接近於黃土高原地形,和漢西的漢都、涪崗、昭陽相比都完全不一樣,隔著一道秦嶺,氣候要幹燥得多,光照也要強得多。

“還有麽?就只能是農產品加工這一塊麽?”曹清泰不太滿意,“秦都和武陽都屬於典型資源型城市,現在還行,但是十年後呢?資源采掘完了,又該怎麽辦?不培養起足夠的非資源型產業作為支柱,日後這些城市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