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搶手貨(第2/2頁)

“朱書記,您認識我這麽久,覺得我是玩嘴炮的人麽?”沙正陽笑了笑,“我實話實說,目前的確不是上馬擴產煤炭產業的時機,未來兩三年裏煤炭產能過剩的局面會日益突出,帶來的就是煤價下跌,這種情況下上馬擴產不合適,但是我認為2001年以後,這種局面會開始扭轉,……”

“從2002年以後,估計會迎來一個全國性的煤炭市場緊缺局面,所以我的意見是煤炭擴產建設項目可以放在2000年前後來進行,而且可以一步到位,將擴建規模放到著眼未來十年的目標上來看,同時亦可啟動諸如煤化工以及利用煤電優勢的相關高耗能產業的項目上來,我覺得這可能會是一大優勢,秦都也可以確立這個產業優勢。”

朱鳳厚默默點頭,他之所以來燕京找沙正陽,一門心思想要把沙正陽招入麾下,原因有幾個。

第一沙正陽在銀台和宛州的表現有目共睹,人雖然年輕,但是在招商引資和推進產業培育和發展上的確是很有一套,連王雲祥都對其贊不絕口,這種實戰型人才是目前秦都最需要的。

第二就是沙正陽和他好歹也還有幾分淵源,大家也算知根知底,用生不如用熟,沙正陽的能力作風和性格他也大致了解。

第三就是沙正陽對產業形勢的判斷更是無人能及,當初沙正陽反對東神煤業上馬擴建項目時是遭到個各方的攻訐和詬病,特別是常務副省長李銘和煤炭工業局一幫人都對其極為不滿意,如果不是尤萬剛和鐘廣標的力挺,加上王雲祥對沙正陽很看好,恐怕沙正陽就真的很難過了。

但現在才過去半年時間,整個國內經濟形勢已經有了一些微妙變化,東南亞金融風暴一波接一波,像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連番遭到進攻,甚至波及到了日韓,整個亞洲經濟形勢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

雖然中國的經濟不同於其他國家,但是全球一體化的格局正在日漸形成,日韓和東南亞經濟形勢都受到了極大沖擊,中國要獨善其身,顯然不可能,只是說在受到的影響上不會向其他國家那樣大罷了。

正因為如此,國內經濟增速明顯放緩,而受此影響,煤價上漲勢頭已經停止,處於徘徊階段,而且很有可能要掉頭向下,因為煤炭市場上已經隱隱有過剩的苗頭。

朱鳳厚作為漢川省煤炭第一大市的市長自然對此極為關心,現在李銘一幫人已經閉口不談此事,而當初高調宣揚伊東煤業擴建項目的向文博更是打落牙齒和著血往肚裏吞。

一旦下半年煤炭市場過剩,煤價下跌局面形成,明年項目擴建產能完成,那又該如何?

難道建成即壓產?

這可就真的成了天大的笑話了,可不壓產,連原有產能都需要控制,新建暴漲的產能如何來消化?

煤炭產業是秦都市的支柱產業,一煤獨大的格局短期內根本無法改變,這也是朱鳳厚最為揪心的,甚至省委在安排自己去秦都擔任市長,實際上也就有這個因素,希望自己能夠用五到八年的時間來逐步改變秦都市這種極不健康的產業格局。

周遠望和王雲祥在和他的個別談話中都專門提到了這一點,要求他要有前瞻性的思維,要大膽突破,不要拘泥於一城一地的得失,所以正因為如此朱鳳厚才倍感壓力。

朱鳳厚知道這其實是省委省政府對自己的一個考驗,這個考驗如果過關,未來自己的前途就會一片光明,而如果表現不盡人意,那就不好說了。

秦都局面非一朝一夕形成,是歷史原因,也有前幾任的領導們沒有重視或者根本就沒有從長遠考慮的因素在其中,現在任務壓在自己肩上,自己避無可避,就只能迎難而上,所以他也有底氣去向省委省政府要來沙正陽,總不能讓自己單槍匹馬去力挽狂瀾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