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節 情分和本分(第2/2頁)

這樣的縣份經濟發展該怎麽辦?怎麽來走出一條適合這些條件相對平庸沒有特色的縣份的發展路徑來?

在沙正陽看來,這其實才是整個宛州乃至漢川和全國內陸地區的一個經濟縮影,只有把這些最普通最平凡沒有多少特色的地方經濟搞起來,解決了這些地方經濟發展的問題,經濟才有希望。

“沒有特色太過普通的確是制約這些區縣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但是我的理解沒有特色只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我們要做的只是從中找出其中特色來加以挖掘和引導。”

此時面對馮士章和杜國建,沙正陽已經能用一種很平和淡定的心態來泰然處之了,完全沒有了以前內心尚存的些許怨氣和不滿。

如果沒有他們的安排,自己或許接任了真陽縣委書記,或許現在真陽經濟會更好,甚至可能成為宛州或者其他某個地市的副市長副專員乃至常委的候選人,但是這也僅僅是候選人而已,自己不可能這麽快就在地方上再度突破成為副廳級,也恰恰是到企業上自己才能用這種曲線方式解決了副廳級,也才能讓自己驟然空降到了省發計委副主任這樣的崗位上。

“我們再退一步,設若某個區縣真的找不到多少能夠一提的優勢和特色,那麽我認為起碼在我們宛州下轄各個區縣,勞動力的充足就是一個十分強大的優勢,比起其他省其他市,在這一點上,我們是有優勢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來把這個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中的助力。”

這是一個意見交換會。

沙正陽在宛州呆了兩天半時間,僅次於漢都,甚至超過了涪崗和昭陽,這也讓馮士章和杜國建他們很滿意,起碼他們認為省發計委也好,沙正陽也好,對宛州的看重和重視程度超過了涪崗和昭陽,這也是一種變相的認可,認為起碼宛州在發展潛力上高於涪崗和昭陽的。

“正陽主任,你的看法我很認同,我們宛州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市,農村剩余勞動力如何消化,直接關系到我們全市老百姓的增收問題,省委省政府也對我們宛州寄予厚望,我們宛州經濟狀況你是很了解的,真陽、東峽和經開區發展勢頭很好,但其他區縣的情況就不盡人意,怎麽來發掘特色優勢,如何創造和培育優勢條件,這就是我們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一點上,之前我就說了,希望省發計委的同志,特別是正陽主任能夠為我們支支招啊。”

馮士章笑容可掬,紅光滿面,看著沙正陽一行,微微點頭。

“馮書記,您太客氣了,優勢發掘和產業培育如何結合起來,這是一道大命題,您也是搞經濟出身的,現在東峽醫藥產業能夠有如此蓬勃旺盛的前景,也是當年您打下的基礎啊。”花花轎子人擡人,既然擺正了心態,沙正陽自然不吝誇贊對方幾句:“怎麽來做好這道大題,還得要因地制宜,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來啊。”

這樣說肯定難以讓對方滿意,但是沙正陽當然不會輕易亂表態,倒不是說想要拿捏什麽而是涉及到一市一縣的產業謀劃,他沙正陽也不是神仙,不可能點石成金,就算是有一些想法,那也要仔細籌措考慮清楚,才能一點一滴的嘗試著拿出來。

再說了,這不是他作為發計委副主任的職責,宛州市委市政府才是主責,只能說是站在這個角度上,沙正陽可以高屋建瓴的給一些建議和意見罷了。

這之間的權利義務和責任是需要分清楚的,不能搞成了主次顛倒,說句不客氣的話,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他沙正陽和宛州市委之間可沒有那麽多情分,能幫一把,也是考慮到所處位置不同,要給其他領導展現一個不一樣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