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節 借題發揮(第2/2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誰都知道發計委手裏邊權力大,幾乎樣樣項目審批都要報發計委審批,這樣大一個機關,領導職數就那麽多,很多人混了一輩子也就是個普通科室幹部,這一家人都要吃飯,憑什麽別的部門和領導們就能吃香的喝辣的,自己一天辛辛苦苦的工作就只能謀個溫飽?

既然手裏邊多多少少也有點兒權力,有權不用過期作廢,這話大家都明白,不趁著在崗在位的時候用足,逢年過節下邊地市和企業怎麽懂得起往你這裏跑?

康廣量也意識到了自己有些偏題了,但是他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

正好可以好好敲打敲打一下包括班子成員在內的這幫人,讓他們清醒一下頭腦,反省一下自身的所作所為,再看看當下的形勢。

不換思想就換人這句話周領導和王領導已經說過多少遍了,而現在程頌對發計委的工作似乎也很不滿意,康廣量估計程頌已經向兩位主要領導匯報過對省發計委的工作觀感了,雖然未必是針對自己,但是自己作為發計委的一把手,責任首當其沖。

而且好像前段時間省裏開關於整頓機關工作作風的會議,省委副書記沈建紅也很嚴厲批評了一些現象,雖然沒有點名哪些單位,但是康廣量自己知道自家事,就憑說的那些情況,少不了就有發計委裏邊的這些齷齪事兒。

從省委辦共同那邊一個熟人傳遞過來的消息,沈建紅對省級機關的不少部門印象都不好,估計這也和對方在擔任漢都市委書記時從漢都市的各級部門那裏獲得印象有很大關系,事實上康廣量在來省發計委之前擔任涪崗市委書記時一樣對省級機關部門的印象也很差,只不過到了這個位置,屁股決定腦袋,很多時候卻又要維護自身部門的利益了。

不過康廣量自然也明白輕重緩急,維護本部門利益是自己的責任,但是那也要看清楚形勢和分清楚界限,對發計委內部的一些約定俗成的陋習必須要改變,甚至要刮骨療毒。

康廣量覺得省委將沙正陽放到發計委來恐怕就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舉動,甚至就是要放入一條鯰魚來攪動這塘水,這應該不是一個常務副省長就能拍板決定的,哪怕程頌再怎麽看得起沙正陽。

看看自己兩邊這幫班子成員,很多人還自我感覺良好,康廣量越發感覺到危機和壓力。

從涪崗到省發計委,康廣量對這樣一個安排是不太滿意的。

本身涪崗已經在全省十二個地市中就已經名列前茅了,除了漢都沒法比外,和宛州也就在伯仲之間,也是宛州前幾年驟然爆發才攆上涪崗,否則自己也不至於走了這樣一著緩棋。

但這只是一著緩棋,並非死棋,甚至這步棋只要繼續走下去走得好,一樣可以變為妙棋。

可是自己還是低估了省發計委這個龐大的部門內部的惰性和封閉,這一年到來他更多的是在觀察,但越是觀察就越是意識到整個發計委機關裏充斥著的那種一板一眼安步當車的慣性和惰性,從未有過人認真思考過該如何來做出一些改變來更好的服務於下邊的社會經濟發展,更多的還是考慮如何把手中的權力和利益實現最大化。

雖然康廣量有心要好好改善一下這個局面,但是之前擔任常務高官的李銘風格仍然趨穩,或者說就是趨於保守,所以康廣量也只能隱忍,但現在程頌到來風格迥然不同,對發計委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康廣量看來這也許就是一個契機了,就看如何把握利用了。

之前他也就是想要好好試一試沙正陽這塊料子是不是浪得虛名,但現在看來,起碼人家是有真材實料的,而且表現出來的激進主動姿態也符合當下從中央到地方要進一步將改革開放推向深入的態度。

也許現在就該是有所行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