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節 遊刃有余(第2/2頁)

沙正陽和潘林探討過家電領域的經營法則,二人都贊同韋爾奇的觀點,那就是在每一個產品領域都要做到全行業第一或者第二,至於這樣才能保證自身不被淘汰。

當然這是一個理想化的目標,但二人都認為應該堅定不移的向著這個目標努力。

……

沙正陽比桑前衛先到。

這讓桑前衛都有些意外但又有幾分暖心。

這說明沙正陽雖然地位變了,但是人還是沒變,仍然是那種尊師重道放在首位的風格,桑前衛很高興。

雖然當年自己只是帶了沙正陽一年時間,但是沙正陽一直有點兒執弟子之禮的味道,能一直堅持,很難得。

桑前衛定了位置,天府漁府。

這是一家典型的川味火鍋魚,但是味道也做了一些改變,以便於更適應漢川人的口味。

“桑市長!”

“正陽,你來得夠早啊,我來晚了?”桑前衛開著玩笑,“這個主人不合格啊。”

“哪裏話,您辦招待,我當然要提前來。”沙正陽也笑了起來,上前握手,“到昭陽調研也沒有太多時間,您又剛好到燕京去出差去了,一直說該是我先請您一頓,沒想到卻要叨擾您一頓。”

“不是叨擾我,是另外一位。”桑前衛笑了笑,“也是你的熟人,這漢川省說大也大,好幾千萬人呢,說小也小,就這個圈子,轉來轉去總是碰著熟人。”

“唐市長?”沙正陽能猜到,昭陽的熟人只有唐華了。

“嗯,這不難猜吧?”桑前衛點點頭,“他馬上就到,就我們三個。”

“看樣子這頓火鍋魚也不好吃啊。”沙正陽也開著玩笑,“唐市長和桑市長聯袂請客,我都覺得承受不起了,這要吃了飯,如果不能有點兒交代,是不是不能走出這家店啊?”

桑前衛哈哈大笑,“至於麽?不過唐市長的意思是還是要先和你溝通一下,了解一下上邊的想法和意圖,另外如何結合我們昭陽的現實狀況來早行一步,我們昭陽是傳統工業大市,第三產業培育發展不夠好,全靠第二產業來撐起,所以這一次借這個東風,我們也想要有所作為。”

“可以理解。”

昭陽是一個典型的工業城市,位置也不錯,緊鄰漢都,是距離漢都最近的一個地級市,比安襄近22公裏,比秦都近25公裏,加上原來又有良好的工業基礎,誰都認為昭陽該發展起來,但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了,昭陽的經濟始終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這也讓昭陽市委市政府很是尷尬且著急。

昭陽人口不算多三百多萬,雖然GDP總量排在全省第四,但是論人均GDP以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卻排在全省第二,僅次於漢都。

但這一兩年傳統工業發展遭遇了國企改革和國內外市場不景氣的影響,有些滑坡,這種情形下唐華自然心急如焚,他從宛州走時已經發現了宛州經濟呈現出騰飛前的預兆,而到昭陽之後唐華也很關注宛州經濟變化,不出所料,宛州追趕了上來,超過了昭陽,當然這也和宛州千萬人口有很大關系,若是比人均GDP,宛州還差得遠。

“理解不行啊,唐市長還沒來,你給我撂個實話,中央對新興產業和重點行業關鍵核心產業有什麽大動作好政策?”桑前衛毫不客氣的道。

“桑市長,政策肯定有,但要根據你們自身產業的發展,昭陽的發電設備和工程機械這兩大板塊都是很有競爭力的,背靠漢都市,沒理由搞不起來,關鍵在於定好位,找準方向,我覺得搞頭很大。”

等到唐華到時,沙正陽和桑前衛已經就工程機械產業探討得興致盎然了。

唐華也很快就加入了進來。

給沙正陽的感覺,唐華到昭陽當市長之後變化很大。

從原來的溫文爾雅到現在的沉穩老練,這就是從副職到正職的改變,尤其是說到一些具體問題上時,更是敢於直接表態,如何來抓,如何來幹,都直接拍板了,從這個角度來看,唐華在昭陽應該還是融入很快,且迅速找準和確立起了自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