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節 下沉(第2/2頁)

關鍵在於你得要讓這個項目產生效益,能正常經營走,不能今年投資搞起來,明年就開始虧損,後年資產減計,沒兩年就虧得關門大吉。

領導們不傻,不會搞不明白這一套,要這麽做,只怕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說穿了,你得拿出一個適合寶嶺發展的項目來,能充分的把寶嶺的特色優勢和現有資源利用起來的項目,只有這樣的項目才能真正具有生命力,相比之下,資金反而是第二位的了,真正有這樣的項目,要拉到資本入場並不難。

寶嶺縣人口不算多,五十多萬人口,但是面積卻很大,六千多平方公裏,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山區,只有少數幾塊河谷和壩子算得上是平地,也是重要的農業用地,而集鎮也基本上集中在這幾個區域。

在沙正陽看來,制約寶嶺發展的最大問題還是交通問題,十個小時的交通才能走出這一片大山,對於任何一個投資者來說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一是交通運輸成本,二是信息靈通程度,三是產業選擇,這都是問題。

寶嶺能拿得出什麽東西來吸引外來投資?人家投資者來你這個地方投資是講求回報的,不要說什麽土地、稅收或者廉價勞動力,你有的,宛州、安襄、巴原這些地市隨便哪個縣都能拿得出來,甚至敢比你給的條件更好,你怎麽比?

貨比三家是常態,這些外來投資者都是走遍了各地,到處比較了,最後才會落子,就目前沙正陽掌握的情況來看,寶嶺並不具備吸引外來投資的條件,哪怕是勞動密集型產業也不會選擇這個交通極為不便其他條件一般的山區縣份,這就是差距,也是悲哀。

或許只有等到十來年後,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逐漸飽和,需要提档升級,同時勞動力薪資水平開始上升讓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感受到薪資壓力時,可能才會逐漸向內陸這些山區縣份轉移,但現在連沿海地區都還在想方設法的吸引外資,所以這方面也不太現實。

這可真是一道難題。

沙正陽躺在床上思考著,寶嶺要發展,恐怕還是得要從自身特色下功夫,也只有等到明天見了縣裏的領導們才知道了。

……

盧志堅接到傳呼時,已經是八點過了。

他看了看是秦都那邊的傳呼,是一個手機,有些意外,本來不想回,但是想了一想還是去了辦公室用辦公電話回了一個。

寶嶺縣很窮,窮得不是一般化,縣府辦只有這一部電話可以打長途,而其他電話都只能打巫陵本地區內的市話。

他是國慶節之後才正式下來掛職鍛煉的,掛了一個寶嶺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位置。

他運氣好,趕上了這一批地直機關下去掛職的,回來之後基本上就能解決實職副科,但卻沒有什麽關系,所以就被分派到最窮最遠的寶嶺縣,安排在縣府辦當副主任。

“怎麽這麽久才會電話?”剛打通,對面的聲音就叫了過來。

聲音很熟悉,盧志堅怔了一下,這才反應過來是汪亞光這小子。

雖然和對方不是一個系,但是因為大家都喜歡踢足球,都是校足球隊的,但是因為身體素質原因,又打不上主力,所以也算同病相憐,經常在一起閑聊,一來二去兩人也就很熟悉了。

只不過汪亞光家庭條件比他好得多,據說汪亞光的一個叔叔也是個煤礦老板,掙了不少錢,而他這個窮苦教書匠家庭出身的就沒法比了,所以雖然在年齡上盧志堅比對方還大半歲,但是實際上論人情世故和成熟程度盧志堅還得一直跟著汪亞光學。

“啊,你怎麽換了手機號?”盧志堅對汪亞光的手機號很熟悉,這個號不是原來汪亞光的。

“原來那個手機是我叔叔換下來的,現在單位上配了一部,我就把我叔叔那部退給我叔叔了。”汪亞光在電話裏簡單解釋了一下,迅即道:“你還在你們行署政研室吧?”

“沒有了,本來早就想告訴你,結果才下來,單位上事情多,忙暈了頭,下來半個多月了,都沒有來得及告訴你,我下到縣裏掛職了。”盧志堅還是有些得意興奮,汪亞光早不早就已經當縣委辦副主任了,人家那個不是掛職,而是正經八百的提拔,自己這個到寶嶺縣政府辦當副主任是掛職,要等到掛職兩年期滿才可能回去解決實職副科。

“你下去掛職了,到哪個縣?”汪亞光在電話裏頗為驚奇,立即問道。

“寶嶺,最遠最窮的縣。”說到這裏盧志堅又有些沮喪。

自己沒法和汪亞光比,這家夥不但人精明,而且又有家庭背景,所以才能回去之後一帆風順,自己本來以為他會留到秦都市裏沒想到這家夥還直接回縣裏了,拿他自己話來說,寧為雞口毋為牛後,回清河還能發展更順利,留在秦都隔了一層,他叔叔的那些關系就未必用得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