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節 有志青年(第2/2頁)

如果是一般人在自己面前肯定都會比較謙虛,也不可能自我吹噓,盧志堅的話雖然聽起來比較委婉,但他能聽出一些意思,對方或許是有意想要給自己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這也不是壞事。

“在師兄面前我不敢托大,不過我從工作一直在政研室,我本人就是來峰人,讀大學時雖然學的是英語專業,但是我很喜歡搞調研,在大學期間,我就對來峰縣的多種經營產業發展和茶產業發展做過兩次社會實踐性質的調研,在《漢川日報》和《巫陵日報》上分別發表過一篇文章,這大概也是我能分到巫陵地區行署政研室的主要原因吧。”

“哦?”沙正陽來了興趣,點點頭,“好,這樣最好,你知道我在省發計委工作,這一次來巫陵,就是想要具體了解一下巫陵地區,具體到寶嶺縣的產業結構情況,探索像巫陵這樣的貧困落後山區如何走出一條產業發展脫貧致富的道路來,我雖然也從各類資料上對巫陵地區的工農業發展情況有所了解,但是始終覺得不夠直觀,或者說不夠真實詳盡,所以我想具體聽一聽你的介紹。”

雖然對自己信心十足,但是沙正陽一下子提升到這樣一個高度來,盧志堅又有點兒慌了,這可不該是他來回答的問題,起碼都應該是行署政研室主任,甚至是行署副專員一級的領導來回答這個問題才對。

見盧志堅的表情變化,沙正陽也知道對方在擔心什麽,笑了起來,擺擺手,“志堅,咱們之間的談話就當是一個普通朋友之間的聊天,要不這樣,我問一些問題,你根據你自己掌握的了解的或者是你自己判斷分析來回答,盡量詳盡一些,怎麽樣?”

“那最好。”盧志堅松了一口氣,如果是回答問題而非全面性的匯報介紹,那就要簡單多了,但他沒想到沙正陽第一個問題就把他給問蒙了。

“志堅,改革開放也二十年了,但實事求是地說,巫陵地區經濟發展很慢,在沿海地區日新月異的時候,巫陵地區三百多萬老百姓都缺還處於一種相當落後遲緩的生活作息方式下,你覺得目前制約巫陵地區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能解決的,哪些是不能解決的?哪些是近期就能解決的,哪些是遠景規劃?”

盧志堅蒙了,這個話題太大了,簡直讓他無法開口。

這特麽就是行署專員來回答都得要審慎三四,遑論他這個畢業不過五年的大學生,就算是這幾年他的工作主要就是全地區的經濟研究,但更多的還是微觀層面,而這個話題肯定要上升到更高的宏觀層面才行。

見盧志堅張不開口,沙正陽又笑了。

他到沒興趣去為難對方,他來的目的就是搞清楚當下巫陵的實情狀況,進而找到那麽一兩條適合巫陵發展的路徑,盧志堅既然在行署政研室,而且信心十足,那麽肚裏起碼也該有點兒東西才對。

“那師兄,我就說說,只是這些感受只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可能層面相對低一些,微觀了一些,但是卻是我真心實意的感受。”盧志堅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一字一句道:“您知道我是來峰人,來峰也是我去得最多,了解最深的點,這五年,我到來峰去調研過十二次,來寶嶺七次,到馬壩六次,萬嶂、洛渡各五次,覺山四次,巫陵市就不用說了。”

“……,最大的問題,或者也是我們巫陵地區所有人最大的痛苦就是交通不便,交通不便,首先就是人不願意來,沒有鐵路,坐汽車最少也要顛簸八九個小時,別說運輸成本拉高多少了,就是人家投資的來了一次都不想來第二次了,太辛苦啊,……”

“……,第二就是沒資源,像漢都的穹山、津縣,人家也是山,但是人家有磷礦啊,看在資源的份上,老板們再辛苦也要願意來,再比如巴原和通河,也有山區,但是人家有天然氣,有鉛鋅礦,有石膏礦,石墨礦,有膨潤土,可咱們這山裏,卻啥都沒有,或者說有,但卻沒有開采價值,……”

“,……,地理環境差,平地少,適合大規模發展農業的地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