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節 有心人,終不負(第2/2頁)

“我明白。”沙正陽心情也陰郁下來。

這類情況在漢川,在中國都還不少見,以漢川省為例,巫陵地區固然是最窮的地區,但是像蒲池,像巴原、通河和秦都,類似的情況還很多。

即便是涪崗、宛州這類看似經濟發展不錯的地區,一樣存在著很多經濟落後老百姓致富無門的區縣和鄉鎮。

可電視報紙和媒體都更願意聚焦於光鮮的一面,鮮有直擊這些不太讓人高興的區域。

改革開放二十年的確給中國大地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仍然需要看到發展落後的地方依然很多,依然有相當一部分老百姓亟待過上更美好的生活,這就要求地方黨委政府切實履行其自身職責,肩負起帶領他們致富奔小康的使命宗旨,這不能只是停留於書面口頭喊喊口號說兩句大話,要真正深入下去,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

有條件就該馬上擼起袖子幹,沒條件,就要尋找辦法創造條件來幹,地方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不就是幹這個麽?

你成天開會學習的目的是什麽,就是讓老百姓生活好起來,尤其是那些生活不好的,怎麽來改變他麽的生活狀況,更是你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你說說在農業的多種經營上,可以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又有哪些問題困擾和阻擋著老百姓在這方面的經營發展?”沙正陽看著盧志堅道。

“問題很多,每一個地方,每一樣產業都有各自不同的問題,但是同樣也存在著很多共性的問題需要解決。”盧志堅微微提高一些聲調,“以來峰和寶嶺為例,我調研過,事實上雖然這些山區縣沒有我剛才提到的礦產資源,但是也不是一無可取之處,像植物資源就很豐富,……”

“像我們這些山區中野菜,蕨菜和薇菜產量都很大,還有蒓菜更是我們巫陵地區的特產,還有很多菌類,比如羊肚菌、香菇、木耳等,在山區中都很常見,但是一來很零散,二來采摘下來自己吃,那就失去了意義,可是要運輸出去形成規模的銷售,這又遠遠不夠,我就在想如何把這些野菜資源整合起來,一方面可以運輸出去賣個好價錢,另一方面,像香菇、木耳和金針菇這一類的菌菇類,其實完全可以依托我們山區的特有生態無汙染環境來加以人工栽培,實現規模化,進而考慮出口外銷,……”

“野菜資源進行人口栽培和規模化是一方面,另外是否可以考慮對這些植物資源進行深加工,提高產業附加值呢?”盧志堅繼續道:“像香菇、木耳、羊肚菌、牛肝菌這一類的菌菇,如果實現人工規模化栽培,再進行幹化處理,這就能為這些菌菇的長期外銷提供質量保障,也能有一個穩定的賺錢渠道,……”

“當然,對於我們這些山區縣來說,我所知道的最大的優勢就是生態環境和獨特氣候,高山茶是我們山區中最具優勢的一樣特產,其實來峰、寶嶺早在多年前就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有意識的開辟和整修山地茶園,目前在來峰和寶嶺的這類山地茶園多達幾十處,規模也大小不一,但是總的來說質量不一,沒有形成品牌,完全淪為了外來的茶商的原料茶,這是我們目前茶產業最大的問題,銷售渠道,品牌,都沒有,都被外人掌握著,……”

“還有我們山區的漢族和少數民族老百姓,他們很多有藤編和竹編的傳統和手藝,但是缺乏花色花樣的創新,……”

“我們這些山區養殖的豬、羊、雞、鴨、兔等,都是完全原生態散養的,論肉質的鮮嫩程度和營養價值,都要比那些工廠化養殖場的家禽家畜強得多,而且我們這邊也有自身獨特的加工方式,那麽怎麽來實現規模化的生產,這裏邊有資金、技術和營銷渠道的問題怎麽來跟上?……”

一旦打開了話匣子,盧志堅就有些刹不住車了。

這些問題和想法其實在這幾年間一直纏繞在他心間,問題是他只是一個行署政研室的新嫩,更多的時候都是跟著領導來跑,就算是這方面的資料情況收集也都是他通過各種渠道自己總結下來的,而且都還不是領導們所看重的工業這一塊。

對這一點,盧志堅也心知肚明,所以也未向人提起,一直到今天沙正陽問起,他才終於獲得機會吐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