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節 做點兒事情(第2/2頁)

卿劍鋒的話讓沙正陽很高興,“卿主任,這算不算是英雄所見略同?漢都傳統產業根基厚實,教育科研領域實力雄厚,華西科大、漢大、漢川電子科大三大院校在電子通訊領域學科都頗有名氣,每年院校畢業生人數眾多,這也算是為漢都在這個領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最好的人才支撐,現在漢都缺的就是一個創業發展的好環境,如果漢都高新區能先行做起來,成為一塊高地,我不敢說可以媲美京滬,但起碼我們在這個新興戰略產業領域可以領一領風騷吧?”

“具備了一定條件,但是卻未必就能真的達到預期目的啊。”卿劍鋒相對來說要謹慎得多,“正陽,我知道你的一些設想規劃,的確很好,但是一方面這需要持續的投入,好在向東書記非常支持,我覺得這方面倒是不需要擔心,另一方面這個軟環境和整個行業市場氣候也要有一個比較好的契合度才行,歸根結底要這個行業氣候形成發展起來才行,……”

“……,就目前來說,美國的矽谷,在產業集聚和風投資金、創業機制上都已經具備了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具備的強大優勢,京滬這些地方相差太大,而且關鍵京滬地方政府在這方面還沒有這個意識,我們漢都倒是有了一點先見之明,但實力又差距太大,這一點上說實話,我還是半喜半憂,不抱太大的希望。”

卿劍鋒的謹慎態度讓沙正陽更為滿意,在他看來熱情和勇氣固然重要,但是能夠在熱情背後以冷靜睿智的目光來透視和審閱一個產業的發展,可能這才是更關鍵的。

如卿劍鋒所說,漢都有一些優勢,但是和京滬比這點兒先見之明的優勢不值一提,而京滬的各方面條件和美國矽谷比,從軟環境、資本支持力度、國家政策等諸多方面相比,又相差懸殊。

這種情形下,怎麽來把產業培育起來?這需要一個配套的環境體系來支持。

“卿主任,您就這麽悲觀?”沙正陽沉吟著道:“我覺得我們國內條件的確和美國比有較大差距,尤其是他們前期的深厚積累在很多方面都為我們的產業追趕樹立起了壁障,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發優勢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關鍵在於契機,在於持之以恒的追趕,這一方面,我覺得國家層面、地方政府,還有市場力量,也就是企業層面,都應該要通過一套合理機制體系來實現巧妙的融合,嗯,我覺得漢都市政府現在就在做地方政府這個層面做的事情,而國家層面,我相信一些有識之士也已經覺察到了這一點,正在向中央上書,……”

“這個有識之士是不是包括程省長和你?”卿劍鋒微笑著問道:“程省長在內參中有一個建議,我看過,很有意義,嗯,你的是在《科技日報》吧?”

沙正陽知道卿劍鋒指的是自己那篇《從摩爾定律聯想到的另一面》,上個星期刊載在了《科技日報》上,事實上他就闡述了一下安迪比爾定律,談到了未來硬件產業和軟件產業之間相互追逐式發展帶來的產業變革,相互支持和相互需求造就了這個領域的迅猛發展,這個產業也會變得無比龐大,甚至超過任何一個產業,而其衍生和輻射到的領域更是無所不包,沙正陽在這篇文章中也提出了萬物互聯的這個概念。

“隨便塗鴉,見笑方家了。”沙正陽搖搖頭,笑著道:“是我的一個預測吧。”

“嗯,你這個預測我覺得可能性很大,就像是捅開了一層紗。”卿劍鋒很鄭重其事的搖搖頭,“我一個朋友說,這篇文章,國家科委領導推薦給了中央領導人,嗯,爭議不小呢。”

事實上沙正陽也沒想到自己這篇文章會引起這麽大的震動,國家發計委和國家科委,中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門都有人來聯系過,希望能夠就這篇文章進行更全面細化的延伸闡述,這讓他頗為始料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