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披荊斬棘不須怨(第2/2頁)

沙正陽松了一口氣,“這我自然義無反顧。”

沙正陽最擔心的就是寶嶺縣方面把一切擔子就交到自己身上,過於依賴上邊,那這種習慣養成可不是什麽好事情,而且打造幾個茶品牌和將綠色生態富硒茶產業做大,這也不是一年半載就能成功的事情,需要持續的努力,在這一點上沙正陽也希望包括郭業山在內的巫陵和寶嶺的領導幹部都要有這個心理準備。

好在郭業山還不糊塗,雖然也有些熱切,但是起碼他是清楚這項工作的難度和復雜性的。

“正陽,你也別太覺得我們縣裏的幹部覺得煩,巫陵地區地處深山,這些幹部要迅速接受市場化的經濟模式有一個過程,他們很多思維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政府出手就能解決一切的觀念上,現在有所改觀,這本身就是一個好現象,而且我也相信他們越是接受外界新生事物新鮮觀點越多,自我成長變化的速度也會越快,我相信你你原來到宛州工作的時候也是如此,現在的巫陵我覺得可能也就和你剛到宛州時那邊比較落後的縣份差不多,都有一個過程。”

“郭專員,我心急,你不心急?”沙正陽瞟了一眼郭業山,“你們巴書記可是急性子,提的標準可不低啊。”

郭業山苦笑。

巴崇平能從專員迅速升任書記,憑借著就是他在工作上的急性子和執行力,省裏領導也很認可他的這種急於改變巫陵落後面貌的熱情和主觀能動性,葉和泰之所以能從宛州過來和他搭班子,也是就考慮到葉和泰性格沉穩厚重,和巴崇平的熱情激情能形成一個比較好的互補。

有激情有熱情有勇氣當然是好事,但是這都要有一個度,一旦超出了度,就有可能欲速則不達,所以葉和泰在叮囑郭業山時也是專門提到不圖多不求全不求大,成熟一個全力推動一個,條件不成熟的可以適當放緩,穩步推進。

沙正陽也就是感受到了這一點,像寶嶺大大小小十來家茶廠,性質各異,國營茶廠和集體茶廠居於主導地位,但是也有幾家私營茶廠,從規模上來說,國營茶廠和集體茶廠肯定更大,但是從經營狀況來看,有那麽一兩家私營茶廠的效益明顯好於國營茶廠和集體茶廠。

寶嶺縣方面就希望按照地委意見,由國營茶廠或者集體茶廠來主導實現和私營茶廠的合營,但這明顯讓私營茶廠方面難以接受,或者即便是接受也提出了很高的要價,甚至存著一旦合營便主動撤出,近乎於套現走人的感覺。

而缺乏了這些具有相當市場運營經驗和銷售渠道的人員,相當於就是一個毫無意義的資產合並,運營模式能有多大的變化?沙正陽很懷疑寶嶺縣方面提出要“打造富硒茶國際品牌”這一宏大構想會不會變成一個空中樓閣和爛尾工程。

在這一點上沙正陽和郭業山就提出來過,而郭業山也贊同這一觀點,但是寶嶺縣委縣政府方面在這一點上卻持不同意見,認為國營茶廠方面無論是從哪方面都要強於私營茶廠,合並兼並必須要以國營茶廠作為主導,這也讓這項工作陷入了僵局。

“正陽,你要明白,……”郭業山沉吟了一下,正欲再說,卻被沙正陽打斷了話頭,“郭專員,我明白,所以我才說,這些工作歸根結底還是得要縣裏來主導和推進,我給出的建議和意見,也要看他們來選擇和決定不是?”

郭業山沉默不語,他雖然才來巫陵地區時間不長,但是也還是感覺到了要想在這個地方幹出成績來不是想象的那麽簡單。

主要領導的觀點不一致,縣裏邊態度的不同,各種荊棘束縛,慢慢都開始出現,都會讓很多工作舉步維艱,當然,這有一個過程,問題是這個過程如果太長,或者方向走偏,那就失去了意義,其結果就恐怕和所期望的大相徑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