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高峰論壇(第2/2頁)

說實話,沙正陽不是很了解,但是他和夏侯子多次在電話上聊過,也聽夏侯子提到過這些名人名,這樣看來郭偉這個家夥還真的有些門道,的確在互聯網這一塊算是一個行內人,能找到如此多的人物。

這些人在前世中的命運如何,沙正陽不清楚,因為前世中他對互聯網產業並不十分了解,而且互聯網產業本身也就是一個更新換代十分快的行業,所以除了幾位前世中的大佬外,其他人他都沒有多少印象。

但是今世互聯網這個世界也許會以為自己的促成和影響而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那麽這些人在參與了這樣一個高峰論壇之後,在感受了自己對互聯網未來發展的預言和展望之後,在漢都現在已經有了如此好的一個創業條件並歡迎他們來這裏創業之後,他們會不會也因此而改變自己的命運呢?

他覺得,哪怕這一次來參加會議的這些人中只要能有三分之一或者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人能因此而受到觸動,激發起創業的念頭,那麽對整個中國互聯網信息乃至所關聯的軟硬件產業發展,都可能帶來難以想象的推動和促進,這種正面的作用也許遠比去投資一家兩家企業意義和價值更為巨大。

“嗯,郭偉,雖然你說的這些人我都不認識,但是有些還是聽過名字的。”沙正陽轉過頭問季國力,“各大院校相關專業的專家教授們也應該都發了邀請函吧?”

“發了,像清華、北大、復旦、中國科大、北航、南航、浙大、南大、武大、電子科大、上海交大、哈工大、華中科大等這些有相關院系的院校,我們都聯系上了負責人,通過電子郵件和正式邀請函來進行了邀請,同時也一直通過電話來進行溝通,確保他們能夠與會。”季國力在這方面還是很精心細致的。

“這裏邊我們也邀請了斯坦福、麻省理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學校,我們也一樣通過各種渠道發去了邀請函,另外也按照你的建議,對於那些在國外知名企業中從事電子信息和互聯網相關產業的中國留學生和華裔學者,我們也都通過官方和非官方的渠道進行了篩選,然後進行了聯系,歡迎他們回過來看一看,了解一下我們國內的創業環境。”

“那這些人反饋回來的態度如何?”這一點沙正陽很關心。

就目前來說,美國仍然執掌著電子信息產業的牛耳,包括互聯網產業在內,美國仍然是毫無爭辯的處於絕對高處,國內電子信息產業和互聯網相關產業要想迅速趕上去,就還得要通過各種渠道吸引更多的人才歸國來創業,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才走出去又回來,才能對國內的這方面產業和技術形成良性的互動支撐。

未來包括台灣在內的廣大人才群體更需要為他們創造更符合產業創業和技術創新的環境氛圍,才能真正吸引到更多的人才進來。

“這個就不好說了,但是他們對於我們的邀請還是比較熱情的,都還是願意回來看一看,我們也對台灣的相關產業界和大學發出了邀請,但那邊可能忌諱心態比較重,回答也都比較含糊,當然也有部分還是接受了邀請,我想他們來看了之後,會改變他們的看法和態度的。”

季國力比較謹慎,台灣目前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很快,大陸目前來說和海峽對岸仍然有相當差距,從這個角度來說,漢都方面也希望吸引一些相關產業來漢都落戶,所以也很積極,但是那邊的反應還是比較謹慎。

沙正陽也知道台灣那邊產業進入大陸受制於政策影響很大,海峽那邊的政策和氣氛多變,很多人都怕越線而遭到打壓,所以這也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