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節 來了(第2/2頁)

“看來沙主任是準備把這個行業領域的精英們都一網打盡啊。”王象山笑眯眯的道:“不過實事求是的說,漢都市在這方面的確下了功夫,科創大廈提供的條件甚至超過了我能想象的,我也無法想象如果我是這些想要在互聯網領域有所作為的創業者,怎麽可能拒絕這樣優越的條件,這簡直就是為這些企業量身打造的,你能想到的都替你想到了,你沒想到的,人家也替你考慮到了,哪怕是在美國也不可能有如此好的環境和條件。”

“老王,這只是一方面,或者說這也只是漢都高新區的一個嘗試,我的感覺很多還只是表面上做到了形似,但是要真的達到神似,或者說像美國矽谷那樣完備的環境,仍然還有很大差距,首先在技術和人才環境上我們就還有很大差距,另外在融資渠道上,矽谷更是要完善許多,可這邊呢?”沙正陽搖搖頭,“都還是一個開始,都還需要摸索著來。”

“沙主任,已經很不錯了,畢竟這還是一個嶄新的產業,兩三年前甚至大家都沒有人知道這個互聯網究竟意味著什麽,中國有這樣一個龐大的人口群體,而且經濟發展更是日新月異,網民的增長速度基本上是成幾何倍數的增長,我覺得這就是時間問題而已。”

李睿頓了一頓,“而且除了我們東方紅和萬象外,我們都看到了IDG、霸菱亞洲和紅杉資本也都來了,還有德豐傑、軟銀這些之前我們都沒想到的都露面了,這說明他們也一樣十分看好中國的互聯網市場,看好漢都的發展環境,國內資本市場我們不好評判,但是國外資本的嗅覺我們太了解了,無利不起早,他們不是看到了這裏邊蘊藏著的機遇,不會如此熱切。”

“那你們怎麽看?”沙正陽一行人走到門廳裏,坐下。

“這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產業,雖然我們在矽谷也接觸過,但是我們感覺中國的商業生態和模式還是和美國有所不同的,所以我們覺得可能在互聯網產業上,中國會產生出更多更豐富的內容和模式,但是要從中尋找到合適的目標,我覺得我們還得要花一番功夫。”王象山看了一眼李睿,有些謹慎的道。

“李睿,你覺得呢?”沙正陽點點頭,王象山的判斷還會基本靠譜的,但這家夥很狡猾,不給自己說明,這也是一種策略。

“嗯,象山說的也是我們的觀點,未來互聯網的發展我覺得取決於幾方面因素,第一,電腦包括PC的普及率;第二,網速及資費下降帶來的普及率;第三,互聯網和實體產業,尤其是服務業的結合度有多高,也就是說,如何解決和克服互聯網與服務業相結合中存在的問題,這包括軟硬件兩方面技術問題,但我覺得這一點會隨著市場膨脹擴大反而不是問題,只要商業模式對路,自然會企業會看準這一點,發展起來。”

李睿要說得客觀和細化一些,可能是這一兩天跟著沙正陽交流,沙正陽的一些觀點讓他觸動很深。

“你認為互聯網的未來在於和服務業的結合?”沙正陽瞅了一眼對方。

“這可能是一方面,但是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我記得您和我提起過一些方面,我認真琢磨過,覺得未來的確有可能如此,比如網絡電商,但這種標準化產品也許好辦,但非標準化的產品呢?比如遊戲產業,你提到互聯網遊戲,我覺得這可能對技術乃至硬件都會有很高的要求,怎麽來解決?還比如社交,這一塊看似很龐大,但是怎麽來實現盈利,單純依靠廣告能實現麽?或者說,社交領域只能有廣告這一塊的收入麽?其他呢?……”

沙正陽微微點頭,這個人是還是能想事情的,起碼對互聯網產業有很深的了解,“李睿,象山,這就是你們需要在這幾天需要解決的問題,去發掘,去了解,去探討,嗯,哪一塊更有前景,哪一家更有希望,哪怕看不準,但起碼要把他們中的特點和優勢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