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節 林春鳴的挑戰(第2/2頁)

“黑河省委副書記兼冰城市委書記?”沙正陽問了一句。

“大概是吧。”本來這類消息未經確定是絕對不能入外人耳的,但是林春鳴卻從未把沙正陽當成外人,而且林春鳴也一直覺得如果能讓對方知曉,也許能讓對方給自己一些好的建議。

這個家夥總能帶給自己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怎麽,不太看好我這一趟北上?覺得那邊現在比較困難,難度很大?”林春鳴也是一直在漢川工作的,一直到嘉州直轄才算是離開漢川,但也總體屬於這個區域內。

“不,林市長,那邊現在雖然面臨一些困難,看起來處於攻堅階段,但我認為這個時段不會長,兩三年之內隨著咱們國家經濟形勢轉好,甚至還要不了那麽就,我們國家工業化的重化產業時代到來,黑河省的經濟肯定會迎來一個高速增長期,應該說您去可能正好趕上這個景氣期。”

沙正陽的話讓林春鳴大為驚訝,他仔細打量了一下沙正陽面部表情:“正陽,怎麽我感覺你好像有點兒憂心忡忡的模樣呢?或者我感覺錯了?”

“不,林市長,我只是說你趕上了這個景氣期,但是面對這個景氣期,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或者說如果不能透過繁榮看到其下隱藏的危機,並盡早采取對策,那麽也許這一波景氣期過後,就會有一個很大很長的低谷期,甚至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解決。”

沙正陽知道自己這番論調肯定會引來對方的調侃,但是他卻不能不說。

“喲,正陽,你都能把未來十多年的問題看清楚了啊?”林春鳴有些好笑,雖然他也很看重沙正陽的判斷,但是這樣武斷的做出分析判斷,就有點兒形同兒戲了。

“林市長,您知道我不是信口開河的人,也沒有那個習慣。”沙正陽解釋道:“東北經濟以國有經濟為主,可以說是受到改革開放影響最弱的一個區域,不是說他們發展慢,而是說市場經濟思維和機制在這個區域滲透力度最淺,計劃經濟模式仍然在這個區域居於較強地位,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區域都已經接受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情況下,東北動作慢了,國企改革攻堅只是一個體現,當然這也和這個區域特殊情況有很大關系,但我們始終都要走這一步,如何來破解這種封閉保守或者長期官本位思維養成的風氣,恐怕就是地方黨委政府要面對的最大難題,這甚至可能比短暫的經濟發展繁榮更為重要。”

林春鳴表情嚴肅起來,沙正陽這番話顯然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有感而發,而且極具針對性。

嘉州也是國企雲集的地方,在國企改制和發展多種成分經濟的工作上卻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可黑河那邊的表現顯然沒有嘉州這邊令人滿意,可以說龐大的國有經濟幾乎是占據了大部分社會空間,其他成分經濟發展的空間還沒有被徹底創造開拓出來。

國有經濟抓大放小是近期各地都在倡導推動的改革方向,嘉州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或許這就是中央有意要讓自己北上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明白你說的意思,那你有什麽好的建議麽?”林春鳴語速很慢,顯然也是對這個情況很重視。

“林市長,這道題可不好做,太大了,太具挑戰性。”沙正陽搖搖頭,“或許您現在可以抓住目前較為困難的時候來推動一些思想觀念和風氣的轉變,比如就像您剛去宛州時候做的那些,徹底扭轉種種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思維和風氣,認真學習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的發展觀點和理念,徹底轉換腦筋,……”

沙正陽做了一個動作,指了指腦袋和眼睛,“思想和眼界,這是關鍵,這兩者如果不能徹底轉變過來,風氣就改變不過來,風氣不改變過來,整個發展環境就很難得到根本性的改善,經濟景氣期也許看不出來,但是一到下行期,恐怕就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