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兩大集團,兩小豪門(第2/2頁)

正因為長河集團在哈國取得了很大成功,在原油保障上做出了巨大成績,解決了後顧之憂的長河集團也把長河實業徹底剝離,專心致志在能源領域發展,而目前長河能源已經在開始謀劃將要在沿海地區尋找合適合作夥伴,準備啟動一個大煉化項目,這對於在煉化領域居於絕對優勢的中石化來說,又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正陽啊,我現在是真後悔啊,早知道我就該一咬牙把你給留在中石化,大不了就向遠望書記和雲祥省長請個罪,瞧瞧現在長河集團做的,都是當初你提出來的,你到了中石化,總得要考慮如何應對廣標他們現在咄咄逼人的攻勢吧?”尤萬剛興致很高,多喝了兩杯,話語也比較多。

“尤總,這可不關我事,大煉化項目那可是鐘總和趙總他們研究的事情,不過長河集團目前沿江零售戰略已經成型,但是在煉化上的能力遠遠不足,這個短板肯定是要彌補的,總不能把脖子讓別人捏著吧?”沙正陽笑嘻嘻的解釋:“再說了,以目前國內煉化能力和未來我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勢頭,長河集團的大煉化項目是勢在必行的,而且我相信中石化、中海油這些也肯定還會有你們自己的大煉化布局。”

尤萬剛越發感慨,工作中這麽多年,他也接觸到不少優秀的年輕幹部,但是能說在各個領域都能有一手甚至相當出色的,沙正陽首屈一指。

也難怪周遠望和王雲祥都舍不得松手,而茅向東更是不遺余力的要把這家夥要到漢都來獨當一面。

現在長河集團已經完成了初步布局,並開始大力沿著長江兩岸向北向南拓展,這直接和中石化、中石油展開了貼身肉搏。

由於長河集團提出的和地方政府合資組建企業的策略,使得這一戰略在各省各地市都是大受歡迎,現在唯一限制長河集團迅猛發展的就是其原油來源主要還是依靠中石油的交換戰略以及他們在煉化上的能力主要還是集中在漢川一省,運輸能力和成本對其有著限制。

一旦長河集團真的在沿海某處布局了大煉化體系,那日後就真的要成為中石化和中石油最大的競爭對手了。

現在對於中石油和中石化來說,長河集團的競爭力和威脅性是與日俱增,目前看來是對中石油壓力最大,但是尤萬剛也清楚,一旦長河集團完成了對大煉化體系的布局,其鋒芒就要直逼中石化了。

現在人家談到國內石化產業,都已經是兩大兩小的格局,中石化和中石油號稱兩大集團,長河集團和中海油號稱兩小豪門,長河集團甚至還排在了中海油之前。

這簡直讓中海油郁悶至死,什麽時候一個地方企業居然淩駕於中字頭企業之上了?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認,在整個長江流域各省,提起中海油恐怕真的沒有多少存在感,但是長河集團的標識,無論是在高速公路還是國道省道旁邊,隨處可見。

而且目前從這些加油站的經營規範化來看,甚至比中石油和中石化更為到位,統一而醒目的服裝,統一的標識,統一的模式,甚至還附帶了便利店的模式,這又是一個創新,形成了明顯更具競爭力的架構。

尤萬剛不知道這裏邊有沒有沙正陽的影子,但可能性極大。

前段時間尤萬剛向一位國務院分管領導匯報工作時,那位領導都還在以半開玩笑的方式調侃自己,問自己是不是現在覺得養虎為患了?言談間也提到了沙正陽,足見中央高層領導也已經關注到了長河集團這套戰略的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