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節 班子(第2/2頁)

這是字面上的東西,如果要分解到更細,那就是具體個人對會議政策精神的主觀接受能力和其本身的執行能力。

新來的市委副書記郎芳看起來個子瘦小,但是聲音卻很洪亮,別看是個小個子女人,但是說起話來噼裏啪啦,如爆竹一般,口才極好,只是明顯的嘉州口音說得太快有時候就要聽不清楚,她本人倒是也意識得到這個問題,時不時要壓一壓節奏。

宣傳部長古亞洲是個面容瘦削但雙目有神的狠角色,他原來是市檢察院副檢察長,擔任過一段時間市政法委副書記和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再升任的宣傳部長,這屬於比較少見的從政法口走出來的領導幹部。

不過沙正陽倒是和這一位接觸過幾回,覺得這家夥完全不像是政法口出來的幹部,對政府工作和經濟這一塊的工作都很諳熟。

後來才知道他在擔任市檢察院副檢察長之前,一直在華陽工作,是從華陽貝陽鎮黨委書記成長起來的幹部,而貝陽鎮是華陽有名的經濟大鎮,其小商品制造聞名遐邇,古亞洲先後擔任過華陽縣的副縣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常務副縣長、縣委副書記。

後來古亞洲從縣委副書記調任市檢察院擔任副檢察長,在副檢察長位置上只待了一年,而到市政法委工作更是只是三個月時間。

楊品強和沙正陽比較熟悉了,兩個人帶著督導組基本上把全市區縣跑了個遍,沙正陽覺得自己算是要求比較嚴格的了,但楊品強更嚴,在督導中找出不少問題,一一作了通報,所以這一次也被下邊區縣認為是有史以來最嚴的一次工作督察。

政法委書記高應德是市公安局局長升任而來,他之前的吳天河五年前交班,而吳天河還是沙正陽剛參加工作時的政法委書記兼市公安局長。

政法委書記這個常委一般比較穩定,因為本身政法口的領導幹部要進入黨政口就比較難,其工作性質決定了其範圍相對狹窄,上升空間也相對較小。

除了劉胤伯之外的其他常委都悉數到齊,而劉胤伯目前仍然休養,估計他參加市委常委會的可能性很小了,也許下一步他就會到人大或者政協去任職了,這也是他的要求。

董金科走了,郎芳補上,劉胤伯要退下去,那麽這個常務副市長會如何來補缺,現在還不得而知。

理論上漢都市委班子成員一般說來會是從省裏下來或者從市裏邊補入,外地市調入的可能性極小,在郎芳是從省裏補入進來的情況下,劉胤伯空缺出來的常務副市長由市裏補缺可能性更大,畢竟常務副市長接觸市裏工作相當繁雜,需要一個對全市情況比較熟悉的幹部。

不過還有一個許晉九。

許晉九的年齡和資歷已經足夠老了,這一次市政協換屆,主要領導要易人,對於上升空間沒有多大的許晉九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到政協去任職,爭得一個副省級,可能就是許晉九最大的願望了。

漢都市委班子的確比較老化,從黃誠、許晉九、劉胤伯、高應德這幾位來看,基本上都是五年以上的常委資歷,如果加上沙正陽剛接任不久的葛明和剛走不久的董金科,董金科在漢都市委裏也呆了四年,整個漢都市委原來的常委班子就有六個都是老常委了。

不是說常委資歷老就有問題,但是這種班子長期不調整帶來的固化影響,無疑是弊大於利,在沙正陽看來,三到五年進行輪換調整是比較合適的,最起碼也要在崗位上進行輪換。

那種七八年都沒動靜的,肯定是不合適的。

漢都市委目前就處於這種狀況下,而省委顯然也已經覺察到了和工作的不協調,正在著手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