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節 郎芳(第2/2頁)

這就不簡單了。

巴原地委主動提出要求,郎芳本人也是這個態度,對於一個下來掛職的幹部,能夠達到這種狀態,說實話,真的不多,甚至罕見。

一般說來地方上對掛職幹部都采取的是一種高高掛起的態度,要分管的也就是一些務虛居多的工作,就像郎芳下去掛任分管經濟工作的副書記,如果她真的想要落個清閑,行署那邊有常務副專員,還有抓工業、農業這些的副專員,她作為分管副書記是很容易在其中落個清閑的,但人家卻能贏得地委的一致肯定和挽留,自然說明問題。

省委最後同意了她的請求,所以她才在99年回財政廳擔任副廳長。

兩次掛職,分別到經濟較好地區和落後地區,而且表現優異,尤其是後一次,更是相當出色,所以這樣的幹部想不大用都不行。

沙正陽當然希望和對方搞好關系,或者說贏得對方的認可,很難說以後兩個人在工作上還會有多少合作,起碼現在可以做得更好。

“哦,看來沙秘書長是下了工夫來研讀中央今年關於農業農村工作的精神啊。”郎芳目光裏多了幾分感興趣的亮色,“四點十條,我大略知道,這是中央從更高層面來安排部署的,嗯,我想聽一聽放在我們漢都市的層面,你覺得重心在哪裏?或者說,關鍵點可以從哪裏找到突破?”

她當然是認真通讀和理解了這份精神的,在沙正陽來和她匯報之前,她就已經就這些東西認真的研究過了,甚至已經有意識的下去調研過了。

她的信條就是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最好,要做到最好,那麽就要吃透鉆透,吃透鉆透的對象,一是上級政策精神,二是下邊的實際情況,兩者結合起來,你決策部署,具體落實推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郎書記,四點中,大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努力增加農民收入,確保糧食安全,保持農村年社會穩定,我個人為,農業農村經濟結構調整是個大命題,比較復雜,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確保糧食安全,這個站位太高,就漢都市層面,我覺得可以放到次要層面,但其余兩條,需要認真研究,一是農民增收,二是確保農村社會穩定,這兩條息息相關,甚至也和第一點關聯甚多,但核心還是農民增收。”

沙正陽自然也是有備而來,他之前研究過郎芳,就像郎芳也研究過他一樣,既然要來匯報對話,甚至是切磋交流,那麽就得要不打無準備之仗。

郎芳非等閑之輩,連茅向東都很尊重,在沙正陽感覺中,茅向東對郎芳的看重和尊重甚至超過了黃誠許多,有些非郎芳分管領域工作,茅向東也會征求郎芳的意見,這很不尋常。

“嗯,沙秘書長說得很精彩啊,四點中一下子就把我們漢都面臨的最緊迫最棘手最具體的問題點出來了。”

“不敢,郎書記過譽了。”

沙正陽話語很謙虛,但是郎芳卻能從對方語氣裏聽出一些自傲,倒是個有意思的人物。

郎芳淺淺一笑,“嗯,正陽秘書長,我也早就聽說過你搞經濟工作有一套,但我以為你是對搞招商引資和工業這一塊有經驗,沒想到你對農業工作也能有如此透徹的理解,不瞞你說,我88年到漢亭掛職鍛煉,就是協助抓農業工作,後來到巴原地區工作,名義上是負責經濟工作,但是你也知道巴原實際情況,發展工業條件不好,很多精力還是放在了農業上,我對農業也有很深的感情,所以一直想要找一個比較有共同語言的同事來交流切磋一下,看來今天是找對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