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節 風雨欲來(第2/2頁)

打開話題,沙正陽就沒有打算收回去,要說就要說個透徹。

郎芳是從財政這一塊工作上走出來的幹部,論理都黨務這一塊工作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走到這個崗位上,而且也歷經兩輪掛職鍛煉,尤其是在巴原地區的鍛煉,沙正陽覺得郎芳的政治智慧已經足以扛得起任何工作了。

這從對方表現出來的重視態度就能見出一斑來。

“總體來說,我們漢都市在組織工作這一塊上來說,我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吧,差強人意吧。”沙正陽用了一個略微有點兒貶義的中性詞來形容,“組工工作,說到底,其實就是組織工作和幹部工作,組織建設和幹部選拔培養工作,考察考核都只是一種手段,那麽我們漢都市的組織工作做得如何呢?我重點談一談區縣班子建設和班子成員的一些培養鍛煉問題。”

郎芳默默的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

差強人意,這個評價可不怎麽讓人舒服,而沙正陽用這樣一個詞語來評判,那也就是對前一任對此項工作負有責任的兩位領導的一種變相否定,嗯,黃誠和許晉九。

郎芳對許晉九印象不好,認為這個人太油滑,缺乏原則和主見,遇事喜歡推諉,權力卻不肯松手。

這種人在面臨退二線和退休的領導幹部中比較普遍,許晉九當選了政協主席但是政協黨組書記卻沒有讓其兼任,據說他還很有意見,但郎芳認為在這個問題上省委是比較明智的,她很擔心許晉九在政協裏能否真正發揮出積極作用,如果說淪為混日子享受待遇,那就太無意義了。

同樣,郎芳對黃誠的印象也很一般,覺得這個人在市委副書記位置上幾乎隱身,嚴重不在狀態。

都說當副職,要學會到位不越位,黃誠不越位做得很好,但是到位卻做的很差,幾乎成為人雲亦雲的代名詞,或者說只對一些特定議題感興趣,比如人事調整,而其他更重要的黨建工作,卻流於形式,很少抓落實,更談不上什麽創造性的主動的推進工作了。

沙正陽對黃誠和許晉九的工作評價在郎芳看來都有些委婉含蓄了,要從郎芳的角度來看,那就是不在狀態,多項工作敷衍塞責,蜻蜓點水,沒有取得多少實質性的成績和效果,這甚至直接影響到了“三講”這一重大工作。

“漢都市的班子建設我翻閱了前期的一些工作部署和開展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工作布置有文件,有舉措,查看相關的文件,聽取相關匯報,似乎都有,區縣常委會紀要和發言似乎都有,要說不重視,好像也說不過去,比如1997年中央要求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的建設,這項工作應該是97年漢都市委黨的建設工作重中之重,但我只看到相關文件,沒看到具體落實措施和相關成效;比如‘三講’教育,我感覺有些區縣流於形式走過場的情況較為突出,……”

沙正陽語氣很重,但也很慎重,“還比如,去年省委提出了要強化宗旨意識,尤其是提出了對‘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求各地市以此為契機,對全省幹部進行一次宗旨意識教育,但我感覺漢都市這項工作只是浮光掠影的一點即過,……”

“對黨建工作,對組織建設工作的流於形式,帶來的後果是很嚴重的,這直接影響到了我們區縣級黨委以及更基層的組織的戰鬥力執行力,以及他們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公信力,而這一情形也會通過我們基層幹部的一言一行表現出來,官本位思想和特權思想濃厚,拒腐防變的能力薄弱,甚至到了讓人難以忍受的地步,……”

最後一句話讓郎芳微微動容,這個評價是要有依據的,但沙正陽敢說,就有倚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