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節 故舊,感觸

大人物到了這個階段,已經不會單純的考慮個人交情了,尤其是這種後邊才去腆著臉拉關系的,沒準兒只會增加人家的惡感,這是賈國英離開銀台之前給王仲華的忠告。

王仲華就知道賈國英就一直未曾考慮過去拉上沙正陽這條線,賈國英原來和沙正陽的關系就很一般,甚至很平淡,所以賈國英很清楚這種關系已經定型,與其費神費心的考慮這些,還不如在工作上多花點兒心思。

正如賈國英這個時候出任市財政局局長一樣,從銀台縣委書記到市財政局長這個遷任,不能說是多麽好的一個升遷,但是也絕對算是一個不錯的調整了。

不清楚沙正陽在其中究竟發揮了什麽樣的作用,但僅此一點就可以看出,沙正陽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角色,這一點不是什麽人都能做到的。

正因為如此王仲華可以很坦然的看待沙正陽的崛起,各人有各人的緣法,不必強求,做好自己的事即可。

相比之下,汪劍鳴心態恐怕就要復雜得多。

讀書時代乃至到剛參加工作時自己和沙正陽的關系多麽密切,那麽現在他的心情就有多麽失落。

但這種失落又伴隨著某種希望。

就像已經退休的自己姑父聞一震所說,不管怎麽說,原來自己和他曾經有過這樣一層淵源關系,這就是資源,無論之前自己因為什麽事情和其關系變得疏遠起來,對於自己這種小角色來說都無所謂了,對方不會因為原來的那些原因而為難自己。

如果自己能夠坦然的丟開以前那些復雜心緒,主動去對接這層關系,沒準兒還真的能重新贏得一些機會。

畢竟沙正陽現在的身份已經根本不是像自己這樣的人能夠追趕的了,甚至用望塵莫及都難以形容。

這種情形下,只要對方還認可這樣一份同學情誼,那麽這就是機會。

或許就是很隨意的在縣裏主要領導那裏提一提,自己也許就能節約好幾年時間的奮鬥。

所以在沙正陽開始在縣委領導們陪著上台的時候,沙正陽才會有這樣復雜的心緒,下一步該如何去做,他還沒想好,但是他知道自己恐怕還真的無法做到丟棄這樣一個機會。

沙正陽這個時候當然不可能知道台下有那麽多人存著無數心思,但他也清楚,自己回銀台來參加這樣一個幹部大會,肯定會讓很多人內心浮想聯翩,但這些事情始終要面對,他很坦然。

他的目光視野裏看到了王仲華、焦陽、汪劍鳴、陸烜,也看到了許鐵、孔令東等熟人。

此刻他心中有些觸動,有些感慨,但更多的還是期待和責任。

賈國英到市財政局和宋雲培接任縣委書記,乃至羅冕接任縣長,一定程度是他的建議,因為他認為如果宋雲培和羅冕搭档再加上一個對經濟工作也比較擅長的姚淵擔任副書記,那麽對銀台下一步的發展是利好的。

賈國英做事踏實,但是在開拓精神上卻略顯不足,而相比之下,宋雲培的視野和魄力更有力,而羅冕對全縣情況的熟悉,對工作的認真務實,正好可以和宋雲培形成了一個很好的默契。

銀台目前面臨著很好的機遇期,漢汽豐田項目組的陸續落地,帶來大量項目進入漢都市,布局主要區域是經開區和飲馬,但驛城和銀台也有很多機會,甚至華陽和金江要已經開始注意到這一點,準備參與進來。

而大電子產業的發展使得整個漢都市在吸引投資布局上都有著很好的條件,湖岸漢都市中心半小時經濟圈內,飲馬、華陽、金江、西都、碑堰、銀台都被囊括了進來,如何在這一輪產業發展中分到一勺羹,就看各地自己如何來爭取了。

同時在漢都市本身各區縣本身也就有著較為完善的整體工業體系,像機械加工、鋼鐵、塑膠、裝備制造、化工、材料產業等有相當基礎,只是沒有能夠形成在某一領域的突出優勢而已,現在城市發展提速,一大批項目的進入,都對這些關聯產業帶來了巨大機會,可以說這些產業同樣也迎來了發展的契機。

對華陽,對金江,沙正陽不會客氣,因為這兩個縣懶散太久,已經有了某種惰性,必須要用某種強刺激來迫使他們警醒振作奮起了,但對銀台又不一樣,這兩年的銀台發展態勢很好,賈國英和宋雲培配合也算合拍,現在重新組建了班子,當然要希望他們走得更好。

賈國英是準時到的,他已經先行到市財政局去報到了,然後再來參加這個卸任大會。

會上賈國英講得很動情,這一番告別演講效果很好,連沙正陽都觸動很大。

每個人的風格不盡一致,但只要是為了工作,沙正陽覺得都可以接受。

賈國英不是他屬意的那種幹部,但他不否認賈國英還是很優秀的,在銀台幹出了成績,但沙正陽還是覺得賈國英更適合在條條上工作一些,相信他能在市財政局能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