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節 告狀也是工作方法之一(第2/2頁)

“漢棠,大牌坊,錦城,加上我們湖濱,目前是錦城在人均GDP排第一,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排第一,漢棠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去年排第一,漢棠GDP總量排第一,大牌坊基本上每樣都排在第二,千年老二,我們湖濱算是四個主城區裏的小字輩,但我們GDP增速卻是連續兩年排第一了,……”

“你們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去年在全市四個主城區裏排第一,而且遠遠高於其他三個主城區,……”沙正陽提醒道。

“這我們知道,但是我們固定資產投資總量仍然無法和經開區和高新區以及飲馬區相比,這一點上市裏未免太偏心了。”盧雅辯駁道。

“偏心?這話我就要批評你了,這三個區的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是工業固定資產投資,是人家招商引資拉來項目的投資,當然,的確有一些是市裏配套的市政體系建設基礎設施投資,但是人家大的工業項目進來,市裏當然要有表示,營造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這是必備要件,你也是高新區出來的,不會連這一點都搞不明白吧?”

沙正陽反問,“怎了,離開高新區了,就要打翻天印了?不講政治,不講大局了?還是趙占濤和陶克林的觀點?是他們的態度,那我就要批評他們了。”

“部長,您這就有點兒厚此薄彼了,我們實話實話,你卻說我們是不講政治不講大局,沒錯他們幾個區都是引來了工業大項目,但我要說一句,這是他們區裏邊自己引來的麽?那還不是市裏邊甚至省裏邊合力的結果?區裏發揮了多大作用,我們心裏都清楚,可我們也不羨慕人家,各自定位不一樣,我們湖濱沒考慮過要和他們在這上邊爭個什麽。”

盧雅真的是鍛煉出來了,或者說是位置不同了,面對沙正陽也是據理力爭,毫不畏懼。

“可是我們湖濱呢?省裏市裏把我們定位為要打造成為漢都市乃至漢川省和內陸地區首屈一指的中央商務區CBD,但動靜呢?報紙上電視上吆喝得厲害,但是實際基礎設施投入呢?區裏很起勁兒,但實事求是的說,我們市裏邊沒來氣,我們找過市建委、市財政局、市國土局,也找過高書記和俞市長,但在您面前,我說一句不講政治的話,市裏在這一塊上意見不太統一,有點兒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的意思,不知道您感受到沒有?”

對這個問題,沙正陽不好回答。

實事求是的說,漢都市在經濟工作這一塊上還是不太統一的,對於高新區、經開區和飲馬區目前的新興產業和制造業傾注了很大的熱情,但是包括湖濱這邊的中央商務區和錦城——金江那邊的文教科研健康核心區建設,更多的還是停留在紙面上,實際動作不大,這也難怪湖濱這邊著急。

當然,工作有緩急輕重,市裏有傾斜也很正常,資源只有那麽多,以財政投入為例,誰能迅速立竿見影見到成效,肯定市裏邊要優先考慮,高新區、經開區和飲馬區乃至銀台這邊,都是能迅速見效的,當然熱情度就要高一些了。

“盧雅,這個問題我知道一些,市裏也有市裏的考慮,你們趙書記和陶區長就做得很好嘛,主動去向茅書記和呂市長反應,你來找郎書記和我反應,不也是一種工作方法?”沙正陽笑著道:“從前年到去年,市裏重心的確一直在高新區、經開區和飲馬區身上,但從今年開始,市裏會有一些調整,湖濱、錦城——金江,乃至華陽都要納入進來,這一點你盡管放心,……”

“這我們可真沒法放心,以市裏對高新區、經開區和飲馬區的重視程度,我們覺得我們湖濱以及華陽,要博得市裏的青睞,還任重道遠呢。”盧雅不肯就此作罷,“我覺得市裏應該拿出一個較為明晰的年度重點基礎設施投資規劃方案給大家公示一下,不要用那種模糊語言來糊弄我們,弄得我們脖子都盼長了,結果一年過去了,又沒音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