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中部崛起(第2/2頁)

不是說這類評估程序不重要,但是卻需要分清楚輕重緩急,很多工作其實可以同時開展,並不矛盾。

有些事情本來就是手快有,手慢無,等你考慮清楚了,想好了,早就水過三秋了,缺的就是這類說幹就幹的實幹類領導,敢於拍板,敢於擔當,這才是一個市委書記的風範。

“天誠書記,我覺得不一定要局限於人大和北航,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中州市委市政府可以考慮篩選一下一些教育部直屬高校,然後您和我帶隊以中州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專門去拜會各高校,懇請他們考慮對我們中部高等教育資源較為匱乏地區的工作支持,嗯,這一方面我們還可以借助一下中央近期的一些相關政策優勢,……”沙正陽建議道。

“近期中央的一些相關政策優勢?哪方面的?”楊天誠略感吃驚,他好像沒聽說有什麽中央有什麽政策出來啊,有也是西部大開發相關的,但平原可不屬於西部省區。

“我聽說中央在出台西部大開發政策之後,對中部地區的發展也日益重視,中央政策研究室、國務院研究室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分別在就中部發展的戰略進行調研和探討,據說已經開始在開展工作了,定名為‘中部崛起’戰略規劃,大概是要從多個方面支持中部省區的發展,教育應該是其中一方面,重頭戲。”

沙正陽見楊天誠頗為吃驚,意似不信,解釋道:“您可能知道,我在前兩年在中央大型企業工委鍛煉了大半年,和國家發計委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那邊接觸得比較多一些,有一些關系,所以就聽到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消息,我覺得這對於我們平原和中州是有利的。”

“噢,原來如此。”楊天誠在沙正陽的履歷中看到過沙正陽到中央掛職鍛煉的情況,回來之後沙正陽就出任了漢川省發計委副主任,顯然也是在這段鍛煉的經歷中受益匪淺,“‘中部崛起’戰略?這個用詞用得好啊,中部是該崛起了,不能一直這樣沉淪下去,不能西部都發展起來了,我們中部還默默無聞,中央早就應該考慮這個問題了。”

“現在也不為晚。”沙正陽補充道:“這個‘中部崛起’戰略據說還只是一個初步調研階段,估計要到明年才會正式出爐,不過我想我們可以先行一步,把這個理念先打出來,主動對接教育部和這些高校,尋找共建機會,我想教育部和這些高校他們也一樣會遵循中央的政策精神,為我們中部省區服務,關鍵就看我們幾個中部省區誰能走到前面,誰能準備更周全了。”

“正陽,那這個‘中部崛起’戰略肯定不會僅止於教育這一塊吧?也還應該有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扶持和培育、科技資源的支持這些方面吧?”楊天誠已經想得更遠。

“當然,所以我也是希望早一些把這些未來可能會成為中央支持中部省區發展的政策精神吃透,同時我們平原省和中州市能有針對性的拿出對應策略,最大限度的從這些政策精神中獲取最大利好資源。”沙正陽點點頭。

楊天誠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他沒想到沙正陽來的第一天就帶給他這麽多新鮮東西,驚喜,意外,還有一些說不出的觸動。

不得不承認中央在選人用人上還是有針對性的,換一個從平原本地過來的幹部,也許其他方面不會差,甚至在情況熟悉上更勝一籌,但是在眼界視野上,在觀點理念上,在對接中央的一些關系人脈上,顯然就不如眼前這一位甚多了。

看了看表,楊天誠一揮手,“正陽,走,先到食堂吃飯,邊吃邊談,我把鳳林也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