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節 誰的責任(第2/2頁)

這在中央鍛煉過的的確資源渠道都不一樣,如果是這樣,倒真的對中州是一個絕大的利好消息。

“市長,如果真的有希望,那我想省裏市裏都會盡全力來支持,我們中州這方面資源太欠缺了。”雷仕群想了一想,“中原新區其實可以在這方面考慮一下,文教板塊的資源我覺得可以成為中原新區的一個亮點,前提是真的能拉得到這種資源進入。”

沙正陽看了雷仕群一眼,心裏也贊了一句,雷仕群是個做實事的人,並沒有因為薛一行把控著中原新區的主導權就打其他心思,就憑這一句話也能看出此人的心胸不俗,難怪曹清泰會力薦給自己。

“嗯,放哪裏放,主要還得要看人家高校那邊的考慮,環境,基礎設施,人氣,地理位置,這些都要考慮進去,我們要做的就是為他們提供足夠豐富的選擇項,選擇主動權不在我們這裏。”沙正陽搖搖頭,“在這種對話中,我們處於被動不利地位,要想改善,只能在營造上下些工夫。”

雷仕群嘆了一口氣,“市長,這就是我們中州的差距所在,省裏對市裏不太滿意,主要也就是在於我們中州這幾年在環境打造和產業培育上沒有做起來,我們平原是內陸窮省,哪怕是作為省會的中州,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缺產業基礎,缺項目投資,環境打造艱難,硬件需要資金,軟件需要思維更新和眼界拓展,而這幾者往往又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的,缺一樣兩樣就可能形成惡性循環,我這兩年也力圖突破這種困局,但說實話,效果不佳,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原委,而是力有未逮,……”

“以硬件設施為例,都清楚我們中州區位好,天下之中嘛,可是建高速路需要海量資本,縱然能獲得省裏和中央一些支持,但是我們財力不足,前期差距大,你要彌補,就要加大投入,哪來錢?缺支柱產業,除了食品產業我覺得我們中州還算過得去,其他的都要麽沒有形成完整產業鏈集群,要麽就是在競爭力上還有欠缺和短板,這麽大一座城市,還要肩負其省裏要求我們作為龍頭的責任,沒有三五個像樣的支柱產業你行麽?肯定不行,那麽怎麽來培育?論研發所需的人才和教育資源,我們弱,論產業基礎,我們差,內生企業少,資本與沿海地區比,相差更遠,那我們該怎麽辦?”

“吸引外資,說易行難,都知道客走旺家門,人家沿海地區城市各方面條件都比我們強,在內陸地區也有成都、武漢和漢都這樣壓在我們頭上的對手,人家憑什麽來你這裏?投資軟環境,我們更是不如,我們的幹部習慣了現在的狀態,你要改變他們,難度可想而知,再沒有一些特定因素強力推動刺激下,很難,或者就容易變成一陣風而過,然後迅速反彈。”

大概是很久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傾瀉了,雷仕群有點兒突然爆發的味道,一口氣滔滔不絕的把自己內心的一些憤懣和不滿傾吐出來。

省裏不滿意,市委不滿意,楊天誠是省委常委兼市委書記,甚至還兼著市人大主任,當然有資格批評市政府這邊,現在前任市長已經走人了,還有兩位副市長到人大政協去了,自己作為常務副市長幾乎就成了現任政府班子裏的主要責任者了。

雷仕群當然想要在新來市長面前把有些話題抖落清楚,該自己的責任自己不會推卸,但是要搞清楚這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也不都是市政府的責任,市委沒有責任?省裏沒有責任?

中州市政府一班人這兩年做得不夠好,成績乏善可陳,比起一些表現好的城市有差距,有責任,但中州市委在其中發揮了多大作用?省裏邊又給了中州多大的幫助和支持?他們又有沒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