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節 姜是老的辣(第2/2頁)

矮胖子是市委組織部長包建剛,他是去年才從省委統戰部副部長轉任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的。

“我來漢都一年了,還第一次見到天誠書記在會上講這麽多話,講這麽深,嗯,不瞞您說,他提到漢都的人事調整,我心裏也在打鼓,如果我們中州也要這麽做,我這個組織部長該怎麽來作?”

包建剛的話不像是一個組織部長,特別是在對自己這個市長這麽說,似乎就有點兒不合適了,沙正陽不確定對方是不是受了楊天誠的示意或者自己腦補了些什麽,但是他決不相信能在這個位置上坐著的人會頭腦簡單。

不過他還是對對方的坦率有幾分好感,他思考了一下才道:“這要看天誠書記怎麽來統籌考慮了,但我覺得,恐怕有時候長痛不如短痛,如果必須要走某一步,那麽早走肯定比晚走好,倒是未必要按照某一個模式來,但是如果條件成熟了,該調整就應當果斷調整。”

包建剛點了點頭,“市長看來您還是傾向於盡早調整啊。”

“嗯,但前提是要搞清楚是不是已經不適合某個崗位上了,當然,我不諱言,中州很多工作沒做好,既有客觀因素,但是恐怕主觀方面,或者我們一些領導幹部不太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這一點組織部門應當要認真對待和研究。”

沙正陽不是不敢表態的性格,既然包建剛要來問自己,他當然要鮮明表態,至於說誰不合適,他現在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但是相信很快他就會有自己的發言權。

包建剛似乎也覺察到了沙正陽的態度,笑了笑:“正陽市長,天誠書記對下一步全市各項工作的開展特別是我們組織工作很重視,嗯,昨天天誠書記也和我長談了一次,主要就是談到了下一步一些具體的工作,我也在思考,我們的組織人事安排和調整,如何有針對性和傾向性,在不同時段不同崗位上的一些側重,……”

“建剛部長,我大略理解你的意思了,我的建議,組織部門還是可以先行摸底,具體傾向性和針對性,其實不用我說,建剛部長心裏也有數,我估計天誠書記比較著急,但人事調整是大事,要慎重,所以這一點上雖然我主張早動不如晚動,但仍然要做好細致周密的準備工作。”

沙正陽來了一招太極推手,這個問題上他只能把態度表到這個程度上,再說深層面一些,就不合適了,畢竟自己才來幾天。

不是說一定要按照各個區縣的經濟發展表現來對標,那不客觀,也不科學。

當然並不是說沙正陽不想參與到這一輪人事調整工作中去,他很清楚在自己介紹了漢都的經驗之後,楊天誠已經意動,對中州幹部人士進行調整勢在必行,但他不太主張中州也按照漢都的模式去進行。

漢都大調整是建立在漢都市已經有了相當充分調研的準備之上,茅向東和呂宗平二人已經形成了一致的意見,自己這個組織部長當時也是更多的服從,但現在自己對中州的情況還不了解,還需要一些時間,楊天誠如果這麽急促就要進行調整,只怕反而會欲速則不達,適得其反。

包建剛無疑是來為楊天誠作一個試探,但沙正陽覺得完全無此必要。

這些話題完全可以通過當面的對話來實現溝通,自己也不是那種小雞肚腸的人,認為那樣會受到刺激。

或許是楊天誠覺得自己太年輕,在某些方面會太敏感?

還是別的什麽人有一些其他想法?

“建剛部長,不如找個時間,我們一起向天誠書記匯報一下我們溝通的一些想法?”想到這裏沙正陽含笑發出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