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節 尋找目標(第2/2頁)

而對於有自己這個穿越者加持的中州,那就更不用提了。

沙正陽給未來三年中州設定的經濟增長率是不低於20%,在目前中州經濟總量還處於比較低的狀況下,沙正陽覺得還是有把握實現的。

當然前提是第一炮打響,幾個預定的招商引資大項目要徹底搞定才行。

而要想拿下這些招商引資的項目,中州市政府也需要拿出一些姿態來,基礎設施建設的搶先一步啟動,相當有必要。

就目前中州的城市面貌,實在是讓投資者很難有多少信心和好感,當然,對於制造型產業來說,這也許還能接受。

但是隨著中州城市經濟發展,中州的制造業也會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制造業轉向技術密集型的產業,這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卻是必然趨勢,而要想打造一個具備競爭力優勢的魅力城市,有必要從現在就要開始進行準備了。

見沙正陽決心已定,而且可能也獲得了最大反對者楊天誠的認可,孫韶華也就不再多操心。

她只是具體執行者,真正資金斷鏈,那也就怪不到她頭上。

而且從內心來說,她也真心希望沙正陽所描繪的那些變成現實,在漢都沙正陽都能創造奇跡,那麽在中州也許他還能復制一個中州奇跡呢?

“市長,既然如此,那我這邊肯定沒問題,西三環和南三環一切都是現成的,甚至關於拆遷的主體方案也都早就有了,只等市裏下決心。”孫韶華最終還是忍不住道:“您說的招商引資成果是不是也和三環線建設有關?如果能掛上鉤,我估計透露出去,三川和隗城兩個縣的積極性肯定能調動起來,這邊的拆遷肯定進度還能加快,……”

“呵呵,肯定有一些關系,但在沒有一定把握之前,我也不敢打包票開。”沙正陽知道這樣保不了密,只要和通用和比亞迪那邊一接觸,消息就會傳開,至於說能不能拉進來,那就要看各家本事了。

這樣也好,把消息透露出去,起碼能讓幾個區縣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

……

不得不說,真的保不了密。

沙正陽的調研之旅尚未開始,就已經開始接到了不少電話了。

登門而來的是三川縣委書記吉登雲。

“喲,登雲,我還打算明天就走你們那邊去調研呢,怎麽你到是先登門了?”沙正陽頗為驚訝。

三川出幹部,楊天誠不是三川人,但是是從三川成長起來的,譚振國也是三川出來的,而且還是三川人,市委秘書長侯鳳林和副市長趙永安也都是三川人。

所以三川雖然只是一個郊縣,但分量卻不比市區裏的區差。

“您可能不是先走我們三川吧,得先走高新區和經開區吧?”吉登雲笑著道:“我這不是著急麽?嘿嘿,手快有,手慢無,楊書記經常批評我們,人代會上楊書記和您的一番說辭,讓我們三川幹部觸動很大,我們得動起來才行啊。”

這也是一個精明人物,但就怕精明不用到正事兒上,不過從現在的情況看來,對方似乎也已經捕捉到了一些風向,開始找路子了,起碼比那些還茫然無措不知道從哪裏著手的蠢人強。

“三川在全市發展排位不算差啊。”沙正陽一邊看各區縣的數據,一邊道。

“嘿嘿,咱們三川不能和其他區縣比啊,歷來都是排在前列,如果說哪一天落後了,那才是該打板子的時候了。”吉登雲對此還是很自豪的,“我們這一任也不能丟掉這個歷史,我們也有信心和市裏幾個主城區比拼一把,所以人代會只會,縣裏專門開了縣委常委擴大會議,著重研究經濟工作,我們想要當好全市產業發展的排頭兵。”

沙正陽噗嗤一聲笑出聲來,這個家夥還真有點兒意思,臉皮夠厚,也敢說出來。

不過他倒是很喜歡這種態度,就是要旗幟鮮明,就是要大張旗鼓,發展經濟有什麽好忸忸怩怩的?拉投資搞項目難道不正是黨委政府的主要工作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