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節 胃口吊起來(第2/2頁)

吉登雲目光直視沙正陽,沙正陽微微沉吟,“登雲,看來你知道三環線的工作了?”

“對,三環線早就該動了,拖到現在,可能市裏有市裏的難處,我們縣裏也難,但是今天我吉登雲在您面前表個態,我們三川願意先行啟動拆遷補償和建設,只求能先動起來,只要市裏表這個態,明天我就敢開會布置,一個星期之內就能動起來,一個月就能完成拆遷任務,你甭擔心縣裏會亂來,前期工作我們已經早就做過多次了,是市裏一直沒下這個決心而已,……”

沙正陽不認為吉登雲是在空口說大話,三川深受道路基礎建設制約之苦,一直是最迫切希望啟動三環線建設的縣份。

西三環可以極大的解決三川縣東部包括三川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交通瓶頸問題,同時打通與連霍高速、京港澳高速的連接,使得三川縣的交通區位優勢一下子凸顯出來,這對於三川縣投資環境的改善意義巨大。

“這樣,登雲,你也甭在我這裏拍胸脯,明後天我走一圈的行程我已經定好了,嗯,最遲後天肯定要到你們三川來看一看,我要提醒你的是,一個地方的投資環境可不簡單的只是基礎設施環境那麽簡單,很多時候軟件建設比硬件設施更關鍵,投資者來你這裏希望是看到一個穩定和持續優化的服務環境,你道路修得再好,綠化搞得再漂亮,服務質量跟不上,人家有問題來找你,你服務態度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行,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會被人厭棄。”

沙正陽鄭重其事的提醒對方。

吉登雲表情也很嚴肅,“市長,您說的我記下了,三川幹部是不是光耍嘴皮子,您日後慢慢觀察就好,我們知道我們還有很多問題和不足,但是我們有勇於承認不足和改正問題的勇氣,更有這份能力,請相信我們三川縣委縣政府的這個決心。”

……

吉登雲從沙正陽辦公室一離開就徑直回到縣裏,立即把縣裏幾個主要領導召集起來開會。

“我探了探底,沙市長沒漏多少口風,但是孫市長所提到的三環線建設看來有門兒。”吉登雲在三川很有楊天誠在中州的風範,說一不二,而且喊開會如果沒有特殊原因,都必須準時到。

“我估摸著市裏邊在醞釀一些大項目的引進,看來咱們這位新市長還真的有些門道,三環線建設我們要搶先啟動起來,只要市裏邊給個準信,我們先動,特別是從縣經開區往連霍高速接入口那幾公裏要立即啟動,和京港澳高速那邊也一樣,咱們現在就要把任務定下來,誰包幹哪一段,都要落到具體人頭身上,我先表態,王村到古店那一段,我來包幹!”

王村到古店那一段不長,兩公裏,但是涉及到搬遷的釘子戶多,硬骨頭多,而且還恰恰是吉登雲老家所在,親戚朋友多不說,連他自己父母的老宅就在那邊,縣裏也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沒想到這一次吉登雲要主動來啃這個硬骨頭。

“吉書記,要不……”縣委副書記魏立寶遲疑著道。

“不用說了,大家都知道那裏是個火藥桶,事兒堆,老大難,不是都在說麽?老大難,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我親自來抓,算是重視吧?我也知道我老家那幫子親朋故舊都瞅著我那一大家子的拆遷呢,也正好,做個表率。”

吉登雲下定了決心。

這事兒始終繞不過去,換了誰去抓,遲早也都要捅到自己身上來,還不如自己親自上陣,快刀斬亂麻,做個了斷,讓大家都沒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