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節 競爭,力壓(第2/2頁)

現在高新區還處於一個預備階段,一旦真的取得了成績,只怕自己的處境會更尷尬。

薛一行知道自己需要回擊這兩個區縣的攻勢,否則自己恐怕很難向外界證明經開區依然是中州市發展最快的功能區,所以他也在考慮設立一個化工產業園區來應對和吸引更多的高質量化工項目的進入。

但化工產業園區的建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如何來確保環保過關,達到既要發展,又要環保這樣標準和目的,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老劉,我看這樣,熊貓材料這個項目還得要繼續談,至於說環保那邊,我先和環保局那邊談談,看看有沒有什麽變通的方式,畢竟這樣大一個項目,對於我們經開區未來在這方面產業發展上意義重大,如果這個頭開好了,我們還可以培育出一個新的支柱產業來。”薛一行沉吟著道。

“現在很多人一提起化工產業就覺得有汙染,會對周圍環境造成危害,但實際上去看看日本和美國乃至德國,這些都是化工大國,看看人家難道就沒有發展化工產業了?德國的巴斯夫和拜耳,美國的杜邦和陶氏、孟山都,法國的道達爾,日本的住友化學,這些化工巨頭怎麽就能在他們國家裏發展得好好的呢?難道說這些國家就不注重環保安全?關鍵還是一個如何做好發展和環保的協調問題,環保紅線我們不能碰,那麽我們是否可以從政府和企業的角度來幫助他們解決環保難題呢?我覺得這裏邊還是有很多工作可以做的。”

劉虎皺著眉頭陰沉著臉,沒有說話。

說得好聽,幫助他們解決,怎麽解決?協調?那就是要去和環保局協調,你這個市委常委如果不發話,環保局憑什麽買管委會這幫人的帳?

當然這些牢騷他不會當著薛一行的面發,既然你安排,我就去做唄,至於說成不成,那就兩說了。

劉虎不認為自己再去跑兩趟就能解決問題,環保局的人現在也怕擔責任,沒有大領導發話,誰敢給你簽這個字?就算是大領導發話,也得要說到一條道上,怎麽來解決,口口聲聲都說依法依規酌情辦理,呵呵,這話說得多圓潤,既要依法依規,又要酌情辦理,這酌情辦理怎麽來理解?

根據實際情況積極穩妥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大概就是領導們的酌情辦理的深層次含義,但如果要碰到環保的法規呢?嗯,是不是要講靈活變通?這就太難了。

但工作還得要去作,大不了繼續和環保局扯皮,皮球推來推去,最終還得要推到上邊去,讓上邊表態。

“老劉,除了這兩個項目,還有麽?”薛一行也有些煩躁,光是這點兒成績,恐怕很難向上邊交代,最讓他擔心的是楊天誠的態度似乎也有些微妙的變化,高新區和三川縣的表現讓人側目,而隗城和清池似乎這段時間也有些不甘寂寞了,如果主城區裏邊再來一些動靜,自己這個市委常委還真有點兒坐不穩了。

“其他的都乏善可陳,估陳主任那邊還有點兒吧?”劉虎低著頭不動聲色的把話題支到對面坐的陳敬久那邊去了。

開發區管委會班子是兩個副主任抓招商引資,劉虎分管招商一處和招商二處,陳敬久負責招商三處和招商四處,分得很細,一處二處主要是負責制造業板塊,三處四處則主要負責商業、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招商引資。

“敬久,你那邊如何?”薛一行擡起手腕,把筆放在筆記本上,注視著對方,陳敬久是他最看重的幹部,也一直沒有而讓他失望。

“不太好。”陳敬久三十五歲不到,很精神一個年輕人,“高新區這段時間很活躍,除了在制造業這一塊他們提出了一些規劃外,他們搞了那個一站式服務中心已經迅速動起來,比我們這邊快得多,而且他們主動把他們原來準備用於作為管委會的新大樓讓出來了,準備作為發展電子商務產業的創新基地,同時也在積極和我們爭奪物流業的一些資源,……”